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9-10-04 09:42:06)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进入精准教学全面实施阶段,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准确把握新课程的要求,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就永临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具体计划制订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精准教学的理念下,由过去的“普通教学”转化为现在的“精准教学”的要求下,我组八位教师得以全面推进高一新课程改革。借助“智学网”的应用,以精准教学为目标,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法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力求尽可能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核心素养。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措施

1、建构新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创新的源泉,是精准教学改革的灵魂。面对高中新课程,我们只有改变旧传统,建构新理念,才能有效地实施精准教学。

2、钻研新课程,掌握新内容。如何利用大数据实施精准教学?是教师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教学内容是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充分了解这一问题,设计出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意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5、坚持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作用。

6、组织相关的教研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7、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学习他人之长,吸引他人经验。

四、教学要求

整体把握新课程,理清贯穿教材的主要脉络,反映和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展示重要概念的来龙去脉。

各班级学生必须完成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渗透高考要求,倡导自主学习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具体工作

(一)从第一周开始,每周周一下午34两节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探讨上一周来的得与失,商定下一周的知识体系与内容、练习和考试范围。

(二)教学进度力求一致,每周进行一次周练,每月进行一次月考。

(三)提倡互相学习,平时多交流听课,多交流教研。

(四)组织好学生的扶优补偏工作,每位教师尽量在自己所带班级发现一些优秀生与困难生,力求尽可能的做扶优补偏。

(五)结合精准教学要求,鼓励备课组的老师开展教学法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法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日常工作安排

(一)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预备周

8.26——9.1

 

 

 

1

9.2——9.8

 

 

 

2

9.9——9.15

衔接内容

5

 

3

9.16——9.22

1.1集合

5

 

4

9.23——9.29

1.2函数及其表示,1.3函数的基本性质

5

 

5

9.30——10.6

 

 

 

6

10.7——10.13

2.1指数函数

6

 

7

10.14——10.20

2.2对数函数

6

 

8

10.21——10.27

2.3幂函数,期中复习

5

 

9

10.28——11.3

 

 

 

10

11.4——11.10

3.1函数与方程,1.1任意角与弧度制,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5

 

11

11.11——11.17

1.3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

 

12

11.18——11.24

1.5函数y=Asin(ωx+ψ)的图像

5

 

13

11.25——12.1

2.1平面向量,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5

 

14

12.2——12.8

2.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4数量积

5

 

15

12.9——12.15

平面向量复习

5

 

16

12.16——12.22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5

 

17

12.23——12.29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5

 

18

12.30——1.5

期末复习

5

 

19

1.6——1.12

 

 

 

20

1.13——1.19

 

 

 

 

(二)课时练安排:

施镲桔: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课时)

1课时知识点:集合的含义;特殊数集;集合的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1.2集合的基本关系1课时)

1课时知识点: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和相等(集合与集合的关系);Venn图表示集合关系;集合含参问题。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2课时)

1课时知识点: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运算;Venn图表示集合交并运算;运算含参问题。

2课时知识点:集合的全集和补集;Venn图表示集合补集运算;集合运算综合问题。

集合练习(1份)

知识点:集合。

周考卷(1份)    

知识点:衔接教材与§1.1      

吴琴素:

1.2.1函数的概念(2课时)

1课时知识点:区间;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求定义域。

2课时知识点:函数相等;求一元二次函数值域;求抽象函数值域,函数的简单应用。

1.2.2函数的表示方法(3课时)

1课时知识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分段函数。

2课时知识点:求函数的解析式。

3课时知识点:映射;函数图像的平移变化。

周考卷(1份)

知识点:§1.1§1.2

施镲桔:

国庆作业(2份)

知识点:衔接教材—§1.3

郑若瑶:

1.3.1单调性与最大()值(2课时)

1课时知识点:判断(证明)单调性;求单调区间;利用单调性判断函数值大小;

2课时知识点:求最值;单调性综合问题;含参问题。

1.3.2奇偶性(2课时)

1课时知识点:判断(证明)奇偶性;图像。

2课时知识点:奇偶性的应用(作图);奇偶性综合问题;含参问题。

函数练习(1份)

知识点:§1.1§1.3

周考试卷(1份)

知识点:§1.1§1.3

徐群芳: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3课时)

1课时知识点:根式运算;分数指数幂运算。

2课时知识点:无理数指数幂运算;指数运算综合问题。

3课时知识点:指数运算综合问题。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3课时)

1课时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

2课时知识点: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单调性。

3课时知识点:指数函数综合问题;函数图像的平移和翻折变化。 

指数函数练习(1份)

知识点:§2.1

周考试卷(1份)

知识点:§2.1

施镲桔: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3课时)

1课时知识点:指数式与对数式转换;对数公式应用;对数运算。

2课时知识点:对数运算性质;对数运算综合问题。

3课时知识点:换底公式;对数运算综合问题。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3课时)

1课时知识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

2课时知识点: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单调性;函数图像的平移和翻折变化。

3课时知识点:对数函数综合问题。

对数函数练习(1份)

知识点:§2.2

周考试卷(1份)

知识点:§2.2

叶卢庆:

指数与对数函数练习(1份)

知识点:§2.1§2.2         

2.3幂函数(1课时)

知识点:5个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函数练习(1份)

知识点:§2.1§2.3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课时)

知识点:方程根与函数的零点;零点存在定理。

叶孙富:

函数综合练习(2份)

知识点:§1.1§2.3

必修1综合练习(3份)

知识点:整本书。

(三)周考安排:一周一次考试,周一下午第34节课进行,下课交卷扫描,晚上开始阅卷,第二天之前阅卷结束。

要求:每人每周出一份,滚动进行。

(四)月考安排:每月一次

要求:每人一次,滚动进行。

(五)集体备课时间:周一下午34节,在校友教学楼2楼西办公室举行。

备课要求:对上一周的得与失进行总结,提出下一周内容的知识体系及教材教学内容课标要求,课时分布,例题选讲,作业布置等。

(六)备课组要求:

1、练习尽量反映学生中易错知识点及重难点及题型。

2、集体备课:无迟到早退、缺席、老师要积极准备发言,力求发挥集体智慧。

3、练习安排,作业布置,备课组应尽可能统一行动。

4、老带新工作要认真,积极互评到位,听课多、评价硬。

5、严格以执行备课组的计划,精诚团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