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12月联考质量分析报告
(2019-01-10 22:17:30)分类: A3项目实施B9经验分享 |
高三12月联考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整体(年级段)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采用七彩阳光联考试卷,全年级段赋分90以上2位同学比11月份选考增加1位,赋分80以上7位比选考有所提高,全段赋分后平均分为62分与11月选考持平,此次考试存在部分同学成绩没有进步甚至退步。
二、试卷内容分析
总体来说,试卷与高考要求相吻合。从考查内容上看,涵盖了高中必修1-3及选修1、3教材内容,考查了细胞的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的功能等主干知识。题型上为56分选择题和44分非选择题。难度上难易比例适当。考查目的上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考查特点,以图形表格题、曲线分析题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等形式,考查了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基本达到了模拟高考的目的。
三、学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1.1-28为选择题,有以下特点: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干中一般含有“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字眼,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与否,进行了较好的考查,特别是有些选项相近时,有很强的干扰性,学是呢个容易失分
注重对基本能力的考查。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
选择题易中难题比例合适,有一定的梯度。26-28题为加试题难度大失分厉害
29题是生态内容的考查。本题难度不是太大。满分为6分大部分同学得分4分,好的同学可以拿满分。失分主要原因就是生态部分基础知识没掌握好
30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属于高考中的主干知识,是高考常考点。难易程度中等。
失分点分析: (1)位置填错。 (2)语言表述不准确。(3)审题不细心。如((4)错别字多。
31题考查遗传知识,整体而言,本题侧重于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能力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1)学生基本素质欠缺,
(5)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完整。在应用规律解决遗传问题时,思路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表述不准确。
整体的答题情况来看,本题应该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
32题考查的是选修1和3的知识,满分14分,这题是我校同学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同学感觉这部分知识不感兴趣导致不肯去记忆,而且11月选考一过就更不去重视这部分知识,导致知识的遗忘
33实验设计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学生得分率很低。说明学生对图表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还没有弄清楚,不会方法,遇到问题只知道用已知知识去硬套
教学建议: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加强获得题中信息能力的培养,加强语言组织逻辑性的培养,以便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
四.反思及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新课程高考生物试题“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而学生最薄弱的就是这方面。以后教学中仍要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尽管一轮复习中一再强调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但从一模评卷的情况可以看出,基础知识不牢仍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学中要紧扣考试大纲,抓主干知识,反复从不同侧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避免再次出现不会写生物学术语、写错别字等问题。
2.增强例题选择的针对性、典型性,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率。在例题的讲评中,例题的选择不能单纯从难度上考虑,而要注意例题在本章节中的地位,要注重学生一错再错的问题,在讲评中,学生的参与要明显,要能反映出学生思维障碍所在,以此来突破障碍,这同样是做“一题”达到能做“一类题”的关键所在。在练习的评讲过程中,对记忆性的知识不要作过多的讲评,而应该对理解性习题和能力型习题加大讲评的力度,并采用跟进性习题方式,集中时间及时性地解决问题,避免习题评析后的空白。
3.重视学生答题的规范性。重视学生读写的规范性,提高表达能力,减少由于表达不清或规范性不够而造成的丢分。考试中的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能力来自于平时的规范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模棱两可、不规范的语言要有严格而明确的要求。我们不能单纯根据某一年的高考阅卷的标准来给学生分数,而应从知识、技能本身的掌握程度及平时的严格要求角度来给分。针对高考理综网上阅卷的情况,平时要训练学生规范地使用答题卷,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019年0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