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4:如何引导学生理解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2013-03-20 10:29:36)
标签:

反思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本周一(2013318日)上午第一节,在一年段的集体备课中,有位老师提出,如何引导学生理解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如何界定多多少才叫多一些,多多少才叫多得多,少多少才叫少一些,少多少才叫少得多。有的老师说:“多一点就是多一些,多得很多就是多得多,少一点就是少一些,少得很多就是少得多。”,还有的老师说:“一年级是百以内的数,先比多少,相差一位数的就是多一些或少一些,相差几十的就是多得多或少得多.”。我认为:“判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不能教学生具体相差多少才叫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而要引导学生多与少是相对的,只有在具体的数据之间相对而言,我举了例子,101120这三个数中,1110多一些,2010就多得多;1020100这三个数中, 10010多得多,2010多一些。同样是2010比,在不同的情境中,就不一样。判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相对于参照的数据而言比较接近的就是多一些或少一些,相差较多的就是少得多或多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