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丹丹老师公开课《扇形统计图》

(2018-12-24 08:18:00)
标签:

教育

分类: A3B5-7(2)(每教师年开公开

课题

7-1扇形统计图

 

  

1

教材与学

情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种统计图。教材例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用统计表的方式呈现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要用一种新的方式描述数据,即统计表只能比较喜欢各种项目的人数间的关系,而一种新的描述数据的方式,不仅表示喜欢各项运动的具体人数,还可以比较喜欢各种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呈现扇形统计图,组织学生认识扇形图的结构与特点。“做一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让学生学会利用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体会扇形统计图是描述数据的一种方式。

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知道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圆和扇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半径有关。而在扇形统计图里,学生只需要关注圆心角的大小即可。

标与

重难点

(一)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二)重、难点:

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难点: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过程设计

活动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开始学习第七单元《统计》。
师: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 

活动根据情境,对比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认识扇形统计图。 

师: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景。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跳绳,踢毽子„„热闹极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绘制一个统计图,要能清楚地反映六(1)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大家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呢? 

预设(1): 

生:条形统计图。
师:嗯,老师也同意。(出示条形统计图)这是老师绘制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预设(
2): 

1:我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喜欢足球的有8人,喜欢跳绳和踢毽子的分别有6人和5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9人; 

2: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还能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 生3:我还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4人; 生4:我还知道了六(1)班一共有59人。 

师:你是怎样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的呢?
4:把喜欢各类运动的人数相加正好等于40。 

师: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但是,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清楚地知道喜欢每种运动项目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你们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直接看出来吗?
生齐:不能。 

师: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知道那是什么统计图吗? 

师:这种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这就是已经绘制好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出示统计图)

活动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扇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含义。

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就是百分之百;用5个扇形分别表示喜欢5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其中橙色的扇形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同学们,那绿色扇形、蓝色扇形、黄色扇形、红色扇形分别表示什么呢?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 

1:绿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2:蓝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跳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3:黄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4:红色的扇形表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师:嗯。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扇形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们又能了解哪些信息呢?

预设: 

1:我了解到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
 

2:我了解到喜欢足球的占20%;喜欢跳绳的占15%;喜欢踢毽子的占12.5%;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占22.5%。 

3:我知道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0%;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只占12.5%。 

师:好!我们已经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结合这个扇形统计图,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呢?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就是占40人的30%40×30%12(人),所以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 

师: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呢?
预设: 

1: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 生2: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生3: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4: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算式解决它,好吗?
师:谁来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怎样列式解决的? 预设: 

1
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
40×20%8(人); 

2: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40×15%6(人); 

3: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40×12.5%5(人); 

4: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40×22.5%9(人)。

活动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课本做一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数据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修改教案及教学反思:

http://s8/middle/002Jinbmzy7qLjM2xCf17   
http://s8/middle/002Jinbmzy7qLjK78Pa8c  

http://s8/middle/002Jinbmzy7qLjJeqot15

 

http://s8/middle/002Jinbmzy7qLjHZ7vY02

评课稿:                                          《扇形统计图》评课稿

金建秋

听了两位老师的《扇形统计图》一课,感受很深,值得学习。

一、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时间充分,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有效地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展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中。其中特别是预习卡的设计目标明确,具有导向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自学,目标达成度高。同时,每一环节的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目标设置具有鲜明的层次性,让每一环节的学习目标达成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最后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在一起。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学习的眼光观察身边事物、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老师在这堂课上有意识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突破了以往练习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简单的“回炉上”,克服单调、枯燥、以题练题的弊端,检测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出示的练习题,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无处不在,又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利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统计图的异同点,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讨中初步体会出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使他们的倾听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建议:课中学生已经完全明了的知识点,教师要么不讲,要么只作简单点评,真正做到精讲精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