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送到家门口的“坝坝戏”
【文】 前瞻繄礽
不知何时,国内兴起了一场“坝坝戏”革命。一些人从“坝坝戏”起底,成为众人鼓掌的台上耀眼之演艺明星,“坝坝戏”便成了一些草根追明星梦的“首演地”。
一天傍晚,正在和街坊邻居在家门口闲聊时,一辆外省车牌号的中型货车驶入门前,车顶棚上坐着一只猴子,时不时地向人们张望。正在大家不约而同议论“耍猴戏的来了”时,车上跳下一名中年女子走进门来,操着外地人口音问道,“大哥,这里人多不?可以在这儿耍戏吗?”
一番交谈确认可以在这儿演后,车上下来一个大约五六岁打扮为女孩样的小孩,拉着一块类似地毯的布摊在公路中间,时不时地在这块布上打着空心翻。男的开着车载着那位下车打听的女子,用高音喇叭吆喝着到街上游荡一转。此间,有人询问那个小孩,“你多少岁了?”
“五岁”,天真活波的小孩跑过来说后,立即转身打着空心翻。
“看吧,这孩子多会打(空心翻)啊,才五岁。你看你八九岁了,还这样。”有家长这样与自己的孩子说话。甚至有一个街上的小男孩索性模仿那个不停打着空心翻的小孩。
不一会儿,街坊邻居听到“免费观看演出”的吆喝,三三两两走进演出地。几乎与此同时,这辆汽车回来了。车上男子既驾驶员和那位女子一并下车,几分钟功夫,汽车则成了演出的灯光、后台、前台、音响等。其中,有两位“演出人员”引人注目,一是坐在车上的猴子被牵下来放进汽车下面,一是从车上抬出写着一个大大的“蛇”字的一个大箱子。
人们几乎明白了,今晚演出人员则是看似一家人的三个人以及一只猴子、一条“蟒蛇”。男子不停地用话筒说着演出“前奏”,女子勤奋地搬弄着各种演出的“家伙”,小孩子不停地打着空心翻,或帮助女子搬弄东西,有条不乱。在高音喇叭及夜光的刺激下,街坊邻居越来越多。
不一会儿,男演员一声“我们的演出正式开始”拉开了演出的序幕。先是一些“猴的杂耍”,向观众作揖磕头敬礼等,接着是带有诱惑式地让那个小孩搬开装“蟒蛇”的箱子,提出“蟒蛇”的尾巴,假装搬不动那条“蟒蛇”。男演员一边主持“节目”,一边不停地观看来宾,同时问小孩,“没吃饭吗?这么一条蛇都搬不动?”没等小孩正式回答,他便自言道,“蛇在吃鸡蛋?好吧,就等吃完鸡蛋再搬出来。我们接着表演另外的节目。”
虽在家门口,对于看演出这玩意不能勾起我的神经,我没仔细看整个演出。在家里从高音喇叭中听到“精彩”节目“出镜”时,前去随便看看。
“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哪有免费演出的哦?”一些街坊邻居开始议论。甚至有人索性先换好零钱,以便到时多少“表示一下”。
在夜光和高音喇叭的刺激下,人们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演出节目的全过程。男演员偶尔会插上一句,“唵,有人说要收钱啊?免费演出,绝对不收钱的,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节目。”对于演出节目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趣,而一些演出的过程还是留着了我的目光。
男演员用一根大约5米的木棒,木棒的上端有一个木撇子,能让小孩稳稳地抓着。男演员让小孩爬到木棒顶端,紧紧地抓着木撇子,男演员飞速举起木棒以及上面的小孩。人们正在一声惊叹时,他将木棒放在右肩上,双手脱离木棒,小孩被“飘”在空中,男演员不停地扭动屁股,索性随音乐跳着舞。人们理论着“这功夫不错”时,我倒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下面的节目更精彩”,男演员气喘吁吁地放下小孩接过话筒说道。
......
小孩几乎是整个演出不可或缺的主角。时而让其“看看蛇吃完鸡蛋没?”时而让其与女演员“耍杂技”,时而用一些及其低俗的语言在小孩身上“绕圈子”。人们在一个又一个的“下面的节目精彩”中等来了“最精彩的”节目,男演员说道,“我们特地从外地跟各位带来了还未‘开光’的玉石佛珠19对,马上‘开光’。”男演员边说边从车上帮弄出一个在夜光下显得金光闪闪的观世音菩萨佛像,然后便奉上香纸,向观世音菩萨佛像作揖磕头,一番“神秘秘”后说道,“开光完毕,需要这个‘开光’的玉石佛珠的只需付20元的车费即可,数量有限,抓紧时间。”不一会儿功夫,19对佛珠“销售”一空。
“唵,有人还想要玉石佛珠啊?没有了,佛祖只准‘开光’19对,没有了。”男演员自圆其说地说道,“不过,没关系,还有吉祥物,保全家健健康康、保孩子学习天天向上、保.......”
男演员边说,女演员则从车上掏出19对所谓的“吉祥物”。“这个只需10元一个,数量有限,小朋友需要的请赶快。”
也是几乎一眨眼功夫,“吉祥物也没有了”。男演员再次自圆其说地说道,“有人不相信这孩子是我们夫妻俩的啊?的确,他(她)不是我们的亲生孩子,这样的孩子本应该在学校上学,谁家父母愿意让他(她)跟我们一起出来耍杂技呢?这个孩子命苦,他们父母在一场烟花爆竹生产厂子爆炸中双双身亡,年迈的爷爷奶奶经不起儿子儿媳的突然离世,分别病床不起,早知不能好起的爷爷奶奶将他(她)交给我们夫妻俩后分别离开了人世。看在孩子命苦的份上,各位朋友、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哥哥姐姐,你们就根据自己的能力多少给这孩子一点饭钱吧!”然后,让小孩跟大家作揖磕头。
接下来的结果,留给大家去猜吧,我也没有看。
当人们纷纷离开演出现场时,小孩跑来打了一盆水,男演员和女演员收拾完演出场地,便开始把车靠公路边,“一家三口”则在公路边开始做饭。吃晚饭,他们便在车上晚安了。不知道第二天他们会到哪儿演出?不过,有一点倒让我“大开眼界”,没有急匆匆的“演完就走”。
一切声音静下来,我便想起鲁迅的《踢鬼的故事》、《药》等作品。同时,也想到了教育、人权、自由、生存、精神文明建设、民间文艺传承等等,一声赞叹-----人生活不容易!一声叹气-----人啊,不能决定自己是否来到世界,却能决定自己是否改变世界!不过,不得不补充一句,小孩另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