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位赶上《健康报》订阅“末班车”的读者喝彩!
(2013-12-10 13:44:53)分类: 医学评论 |
2013年12月7日,我那位熟悉“报友”(读报之友)来到诊所,还是那句熟悉地问话,“小梅,有没有新的医学报纸?”
“有很多,王老师,请坐,我马上跟您找来。”我招呼着已过80岁高龄地“报友”。
这位“报友”是近几年来我认识地最关注健康话题的老年朋友。他是我们镇上中学的退休老教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退休以来,一直独居,喜爱阅读健康、医药类刊物,比如《家庭健康报》等。
长期以来,我自费订阅多种医学刊物。《健康报》设有电子版,为了及时读报,了解行业信息,我订阅的是《健康报》电子版。
自去年以来,我在《健康报》上陆续发表了多篇文章,报社为我寄来了样报。就是从那时起,这位“报友”随时来我诊所,看到了免费为他提供的“残缺”《健康报》,虽然是不连续性,每一期报纸都让他收获不少,“这个报纸办得很好,特别是健康话题。”
逐渐地,王老师常来诊所借医药健康类刊物阅读,甚至有时他连续每天来读一份报纸或者杂志。我为他提供各种各样医药健康类刊物的同时,也了解到王老师的沧桑人生经历。他1950年参加知识青年培训,次年便投入抗美援朝预备队,1952年队伍后当上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来被打为右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得以平反,恢复工作。
这位历经风雨沧桑地老人对健康格外关注,每年他都要到综合医院做一两次体检,常年关注医药健康类话题。这几年来,他有小伤小病都来找我咨询或者诊疗。而他,或许是职业习惯,总爱“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时还挺让我为难。
就是那一天,他看完我为他提供的2013年9月28日《健康报》后,他忽然问道,“这个报纸一年多少钱?”我有些自夸地跟她说,“每年大概300元,王老师可以订阅一份看看,必要时还是欣赏欣赏小梅的作品。”然后,我接过他正在看的《健康报》,在报纸上找到其定价,每年297.6元。
“王老师少用一个月的零花钱,订阅一份《健康报》,就是跟您健康买把‘钥匙’。”我为王老师推荐《健康报》,玩笑地说道,“王老师定起,我先看了,王老师再看,可以吗?让《健康报》成为您的健康保险,我成为您的健康‘守护人’。”
“考虑一下,小梅说得有道理。”
“要订阅就得赶快哦,2014年订报时间要到期了。”
没想到,第二天,王老师就联系邮递员订阅了2014年全年的《健康报》,他还特意把订阅发票拿来我“过目”。那一刻,我真为他喝彩!因为邮递员告诉我,王老师是他在镇上从事邮递员工作近20年来,我们镇上第一个订阅《健康报》纸质报纸的人。
“王老师迟几天来就订阅不到明年《健康报》了,看来,他老人家很信任您的推荐。”邮递员对我说道。
听到邮递员这样说,我内心为这位赶上2014年《健康报》订阅“末班车”的读者喝彩,或许有了他“第一口吃螃蟹”精神,我们镇上关注健康和关注健康类刊物的人会越来越多。而我,成为镇上第一个关注《健康报》的读者同时,推荐成功他人订阅《健康报》和《健康报.村医导刊》,也有一种成就感,为他人健康奉献是我的最大愿望。
或许有一天,我和这些热爱《健康报》,关注健康话题的人都载入“历史”时,农村卫生事业就真正的带来了健康发展的明天,“未病先防”就是从关注像《健康报》样的健康刊物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