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癌症患者告知,应三思而后行

(2012-10-31 08:44:58)
标签:

杂谈

《医师报》2012年39期“时事评论”栏目:

                         癌症患者告知,应三思而后行

               http://www.mdweekly.com.cn/article.asp?id=41474 

 
      7月27日《医师报》刊发了《癌症噩耗,撒谎还是倾盘而出?》一文,文章主要讲述医生面对恶性肿瘤患者时,是“如是告知,(患者)才会配合治疗”,还是“综合各种因素,因人而异”。 
      癌症在很多人心中早比“千村霹雳人遗失,万户萧肃鬼唱歌”的“痨病”(结核病)更可怕。其实未必,过去的“痨病”具有传染性,可谓“诛灭九族之病”,医学界还是给予攻破,完全能彻底治愈。而癌症患者大多数不具有传染性,虽然医学界还没有研究出大多数癌症的根治方案,很多个案能证明癌症可以彻底治愈,也可以预防。
      笔者认为,医生面对癌症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平时对医学常识的了解情况等综合考虑后,才能选定怎样与患者沟通和选择治疗方案。     
       目前癌症患者存在一些“极端”行为,不利于康复。比如过度医疗造成“毒死”,这类患者大多数因经济比较宽裕,求生欲望强烈,采取放疗、化疗、药疗,甚至民间单方治疗等结合治疗,结果过早的“治死”, 癌症患者“该不该化疗、放疗”还存在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其次是没钱治疗“等死”,白血病(血癌)就是目前能治愈的癌症病种之一,在基层,多少有希望的患者在“等合适配型”和“筹够钱”的情况下白白“等死”。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等能有效预防、控制、治疗的患者,大多数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从小问题拖到大问题,从有希望拖到无希望,地地道道成为在家“等死”。还有就是过分紧张“吓死”,曾经有两位患者到一家医院检查,其中一人得了癌症,由于发放辅检单的工作人员疏忽,把辅检单拿错给患者了,结果导致没得癌症的患者2月后死亡,得了癌症的患者5年后也没事。
       如此看来,医生面对癌症患者,不管是告知病情还是选择治疗方案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能盲目的下结论,不管是诊断结论,还是治疗疗效结论。很多时候,不管是患者还是健康人群,在瞬间的“打击”下容易出现“不理智”行为,若是医生给予设计一个“套”,那一刻患者就会“乐意”钻进这个“套”中,结果对医患都不好。
       若是真正的让患者正确认识了自己的病情,绝大多数的患者还是会接受医生的主张,正确面对疾病,合理选择治疗的。所以,与患者的沟通除合情合理合法外,更需要的是技巧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