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2012-04-12 20:27:41)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血压病

一、高血压治疗的总体原则

 

           1、无论低危、中危还是高危患者,都应立即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

           2、根据危险程度决定治疗措施;

           3、定期随访: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对其行为的变化进行监测和督促,可加强干预的效果;

           4、终身治疗。

 

二、高血压治疗的总体目标

 

           1、无特殊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2、减少靶器官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3、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三、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主要通过改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进而使血压水平下降。对于1级高血压患者尽通过非药物治疗就可能使血压水平降至正常;对于必须接受药物治疗的2、3级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从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减少治疗费用。

                 1、非药物治疗的原则

          (1)、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应终身治疗。除高血压急症和继发性高血压外应开始药物治疗前首先应用或与药物治疗同时应用。

          (2)、要与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条件相结合,要具体化、个体化。

          (3)、全面干预,逐步落实。针对患者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生活方式进行全方位干预。

          (4)、持之以恒,习惯使然。

                 2、具体内容(见表5)

          (1)、合理膳食

                  限盐:食盐摄入应逐步减至每日6克以下(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1平盖食盐约为6克)。这里所指食盐的量包括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总量。

                  限制饮酒:最好不饮酒。如饮,每日饮用白酒少于50克。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日所食新鲜蔬菜量不少于400克至500克,水果100克至200克。

                  增加膳食钙摄入:常见的高钙食物有鲜奶、豆类及其制品,宜多食新鲜深绿色蔬菜、海带、木耳等。

                  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选择鱼类、禽类、瘦肉等动物性食品,多吃豆类及其制品。

           注意事项:

                  应结合患者膳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膳食指导,不能千遍一律。

                  改善膳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应鼓励患者逐步改善,不可急于求成,以能够适应为度。

         2)、控制体重

                  肥胖程度可用体重指数【BMI】衡量,BMI在18.5--23.9㎏/平方米为正常体重,24--27.9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减轻体重。

                  减重目标:BMI小于24。腰围:男性小于85厘米(相当于2尺6寸),女性小于80厘米(相当于2尺4寸)。

           措施:

                  A、控制和减少膳食脂肪和总热量的摄入;

                  B、增加体力活动量,增加热量的消耗;

                  C、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A、BMI介于24--27.9者以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等非药物治疗措施为主;BMI大于或等于28者,若非药物治疗措施效果不理想,可考虑在医师的指导下加用减肥药物(不是保健品)辅助治疗;

                  B、减重速度因人而异,以每周0.5--1公斤为宜;

                  C、初步减重不要超过原体重的15%;

                  D、不要采用极度饥饿达到迅速减重的方法。

              (3)、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措施:

                  A、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个人喜好和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行走、慢跑、骑车、爬山、太极拳、游泳、健身操、跳舞等,不宜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项目。

                  B、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如持续运动30分钟有困难,可分为多次进行,每次运动10--15分钟,1日内累计达到30分钟也可。

                  C、锻炼强度因人而异,以运动后不出现过度疲劳或明显不适为限。健康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可参考下面公式计算:    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年龄。

           注意事项:

                  A、对于年龄较大者,血压较高或有其他合并症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减少运动强度,避免运动中发生意外。

                  B、急性期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暂时不应进行体育锻炼。

                  C、应鼓励患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戒烟

                  A、吸烟是个很顽固的不良习惯,不易戒断,且戒断后易复吸,因此应不断地对患者的戒烟效果进行巩固和强化。

                  B、药物治疗包括尼古丁替代治疗(NRT)、盐酸安非他酮(bupropion)等。

             (5)、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A、建立患者劳逸结合,鼓励其参加社交活动,或从事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B、对于精神压力大,心情抑郁的患者应尽量了解导致其心理紧张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调节,使之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精神紧张。

                             表5   非药物治疗简表

--------------------------------------------------------------------------------------------------

                           项            目                                       初级中级高级

 合理膳食  限盐  限酒                                                                   +

           多吃新鲜蔬菜、豆类及其制品                                                      +

           常吃水果,每天250毫升牛奶、50-100克瘦肉、每周吃鱼1-2次,少吃动物内脏,主食多样不过量 +

控制体重   监测体重变化                                                                  +

           减少食量(总热量),少吃肥肉、含油脂高的食品和零食                            +

           规律运动                                                                     +

           制定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方案                                                           +

体育锻炼   增加日常活动量(多步行、爬楼梯、骑车),避免久坐                              +

           指导患者规律运动(每周3-5天,每天不少于30分钟)                                 +

           帮助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监测心率)                                   +

戒    烟   劝说患者,使之产生戒烟愿望                                                   +

           帮助戒烟者制定戒烟计划,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

           提供心理支持,创造戒烟环境。防止复吸                                               +

平衡心理   提醒患者少生气,多交流,保持心态平和                                         +

           根据患者性格特征,提出恰当的建议和措施                                           +

           运动压力管理技能,了解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调适                     +

------------------------------------------------------------------------------------------------

四、高血压药物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