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葩说#辩论导读:伴侣要找选择恋爱经验少的(正)VS经验多的(反)

(2015-07-03 23:01:54)
标签:

杂谈

奇葩说,是一档非常好看的语言节目,第一次成功地结合了综艺与辩论。综艺我是外行,只说这里面辩论的门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笑过之后,进一步感受场上辩手,以及幕后的黄执中、胡渐彪两位导师的高明之处。(场上辩手经常像是被这两位附体,很多论点都有点浓浓的黄胡味道)文章比较长,而且为了中立起见基本不提姓名,如果觉得看起来费劲,请与场上选手的精彩表现一起看,应该会少些乏味。


正一:经验多的靠不住


得分点1、主动作切割。

以“主动权”立论,但是马上做切割,说自己并不是把恋爱理解为“干仗”(这是“主动权”一词最容易引起的联想),而是强调恋爱要平等(“相互对上夹”)。这个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卸下观众的心防之后,并且确保之后的笑话讲再多也不显得轻浮。


得分点2、诉诸最直观的感受。

大多数人为什么想找恋爱经验少的?因为经验多的会显得自己很白痴(看电影这个例子),而且难以信任,不敢跟TA相濡以沫(旧情复燃的危险)


得分点3、以“罩不住”论证“靠不住”

“靠不住”毕竟是对方的心态问题,自己这边很难论证,所以正一在论证时,都是在说“罩不住”——对方段位比你高,你没有同等反制的能力。这两个概念,逻辑上当然是不一样的,但是非常容易偷换,而且也很容易被接受。(这一点反方没有任何人指出,如果指出的话,大致的反驳逻辑是:你只是在论证经验多的人在恋爱中比较强势,我比较吃亏,这不还是在把恋爱当成干仗吗?强势就一定会欺负我吗?我干不过对方就不跟对方在一起吗?按这个说法,女生只能当拉拉,因为哪有几个女生打得过自己男朋友的?)


反一:经验多的更能经历爱情中的风浪


得分点1、场景化

辩论,跟写文章一样,并不是意象都多越好,一个鲜明的意象,能让大家完全进入你的场景里面,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的论点(就像如晶永远都在谈食物)。所以,与正一举出无数个段子不同(双方的一辩,都是根据自身特色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辩论策略),反一只讲了一个类比,就是航海。恋爱就像航海,是会有风浪的,恋爱遇到问题的时候,当然是更有经验的人更知道如何解决。


得分点2、论点集中

选择,并不是做数学题,看最后哪一个选项分值比较高就选哪个。人们做出选择,很有可能只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一票否决或者一票肯定。反一指出了这个原因,就是度过恋爱中的难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他没来得及把这个道理的前提讲清楚。(可以在开头补充几句:今天这个辩题,有一个根本的前提是“爱”,不爱你选恋爱伴侣干嘛?所以对方一辩的顾虑是多余的,因为在爱的前提下,对方即使经验再多,你再白痴,TA也不可能伤害你,也不会让你觉得不安全,如果连这个互信都没有,你们趁早分手得了。所以说,现在的关键问题只有一个:在双方相爱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人,会让爱情更稳固更持久更幸福,更经得起风雨?)


正二:经验少照样有阅历


得分点1、第一时间反驳对方核心论点

因为反一的核心论点很集中,也很有力,所以这个时候的及时反驳就变得非常重要。正二开场时就提出,恋爱经验少不等于小白,社会阅历丰富,善于识人者,也可能因为出手慎重从而恋爱经验少。这样,就相当于破掉了对方的核心论点。(但是此时她又转去讲“挑西瓜”,其实有更好的做法,就是直接从对方的航海入手,接对方的例子为自己所用,才是最精彩的辩论交锋。比如:“对方讲,经验丰富的老舰长更知道如何应对风浪,可是请大家想一想,你挑船长的时候,是挑一个没沉过船的,还是挑一个沉过很多次船,沉船经验丰富的?恋爱经验丰富,明明就是不断沉船然后不断再找新船的一个船长嘛!”然后再接自己下面的论点,即恋爱经验多很可能说明这个人性格有问题,这样接就会更顺)


反二:经验多的才是好恋人


得分点1、形象类比-经验多是因为受欢迎

吃,是最容易与观众找到共鸣,也最容易生发出各种可类比点,同时又足够轻松幽默的类比。“恋爱经验多的人比如好,就像排队多的餐馆比如好”,简单易懂。(当然,任何类比都有不当之处,实际上,正二“谨慎出手所以经验少”这个点,是力克这个类比的,就类似于“高级餐馆人不会像麦当劳那么多”——而这正是接下来正三的反驳思路)



得分点2、经验多的才识货

这是本场辩论到现在为止出现的最有趣的论点,意思是说,如果你对自己有自信,一定要找经验多的人,才能知道你的好处在哪里。这个论点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把“是否接受我的论点”,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绑定在一起。潜台词是:“你觉得你怂吗?那就找经验少的咯;你觉得你还有点料?不要怕,找经验多的,TA才知道你真正值得爱的地方是什么。现在你来决定咯——你是怂货吗?”


正三:结辩


得分点1、对反方主要观点进行了清晰梳理反驳

首先,恋爱只需要得到对方的认可就可以了(的确如反二所食,最有经验的食客觉得你的牛排好才是真的好,但是恋爱不是要跟谁比赛,只要我的恋人觉得我好,就是真的好);其次,难吃的快餐吃的人最多,经验多不一定代表人好。


得分点2、破立同步

一般的辩手,是先破对方,再立自己,但是其实,你方的立论如果真的立得好,应该是正好能针对某些错误的,所以立和破往往是一体的。正三在立自己观点的同时,指出这正好是针对一个常见的误解,即“恋爱经验多的人相处起来比较轻松”,因为恋爱经验越多,代表每段恋爱时间越短,他们所“多”的那部分经验,不是帮助更好相处的经验,而是勾搭或者滥交的经验。这是一个极其漂亮的论点。(但是有一个问题,因为跟每个人相处的时间短,所以其实并没有完成完整的恋爱周期,别人经历过的很多恋爱经验,这部分人是经历不到的,这岂不同时也就说明他们“恋爱经验少”?——其实,以笔者的意思,“恋爱经验”不只是看谈了多少段恋爱,更要看在恋爱中有多少丰富的体验,但是这个问题太复杂,在综艺节目里不一定谈得清楚,所以我也理解为什么双方都不从这个方面立论)


得分点3、总结性的总结

并非所有总结,都是总结性的,因为很多总结,无法给观众一个清晰的,Slogan式的概念以方便记忆,你说完了,大家也就忘了。而正三不是这样,他在最后提出,恋爱经验多,要么是不停甩别人,是拨X无情;要么是不停被人甩,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以金句总结,让人印象深刻。


反三:结辩


得分点1:价值观,永远都是价值观

辩论打到最后,双方都不是傻子,该说的也都说了,为什么还是不能达成一致?最有可能是因为双方价值观不同。所以结辩要“上价值”,不是说故意硬往上拨,而是自然而然的必须要谈到价值。在进行了自我批判之后(肖骁的形象的确不太适合一本正经地纠正别人的价值观,不过你看,只要敢于自我解嘲,这也不是个问题,而且效果超好)。那么,这个隐藏在正方论点之中,让观众觉得能够接受,但是真的拎出来看又会觉得不对劲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是我们群体无意识中,对恋爱经验多的人的鄙视。


得分点2:反转,恰如其分的反转

山似文章不喜平,看辩论的也不愿意只看老生常谈。所以,你必须挑战观众的价值观,这挑战不能太过激进,但是必须有。而反三要反转的,就是对“恋爱经验多的人”的刻板印象。一般认为,恋爱经验多的人比较花,比较爱玩,比较不靠谱。但是反三解释说,这些人其实才是追求真爱的常人(因为是常人,没有第一次就遇到真爱的运气;因为追求真爱,所以不愿意将就,不放弃对真爱的追求),不是什么禽兽或者烂货。


得分点3:讲价值观,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倡导

价值观很容易讲得空,所以一定要有对具体行为的指导。如果恋爱经验多是不好的,那会弄到人们在爱情中打死不分手,耗也要耗下去。而如果一个人本质不好,那TA的玻璃心或者死缠烂打在之前就会暴露出来,所以恋爱经验多,其实是一种筛选机制,这也是一个很妙的脑洞。



(接下来是双方后排选手的补充发言)


反方第一轮:抓出“出发点”这个关键,把正方的观点归结为“自私”。找经验多的,要么是因为对我好,要么是因为更有成就感。可是爱情应该是共建的,要“种出自己的果实”。(讲真,能把光源氏养成计划这么猥琐的概念讲得如此义正辞严,反方这位辩手值得好好学习,哈哈哈哈)


正方第一轮:1、经验多不等于这个人有问题(这还是在讲正方原有的观点,而且也没有新的例子,也没有完全针对反方刚才的发言,所以讲到最后讲不下去了,让马薇薇继续说,这是非常聪明的战略,辩手的素质,不止要看能讲什么,更要看有没有大局观。接下来是马的观点);2、找经验多的人不是因为自私,而是因为珍惜和心疼对方(因为经验多的人比较惨),这才是真爱;3、找经验少的人,也不是因为要去呵护TA,而是因为不把TA当人。你看,这后两轮,才是针锋相对的辩论。(此时反方稍做反驳,说他不是指要把别人当养成对象,而要共同养成一段生活。可见,如果刚才正方的反驳里援引了反方的原话即“种出自己的果实”,效果会更好一些,反方也更难洗白自己)



反方第二轮:(用一种新的表述,从情感层面,重新阐释了“经验多的人才识货”这一点)的确,经验多的人不一定会把TA的经验用来照顾你,但是,经验多的人心态比较苦,比较能够知道你的好,而经验少的人,其实根本不识好歹,你对TA再好,TA也还是觉得世界那么大我还要再看看。


正方第二轮:1、经验多的人心里那么苦,岂不是很难满足?要多少甜才能平衡这个苦?(很漂亮的反驳,因为——再说一遍——任何类比都有不当之处,听到对方一个好的类比,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去找它的不当之处,再用同一个类比漂亮地回击;当然,这个回击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心里苦,一点点甜就会觉得很甜,这也正是马东后来所指出的)2、跟经验少的人更能体会一起的成长(这一点事实上弥补了“找经验少的很像光源氏养成计划”这种坏的观感,因为两个人经验都少,就不存在谁养成谁,大家一起成长嘛)


(导师点评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