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八咏楼与沈约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 |
分类: 散文 |
金华八咏楼与沈约
金华城东宝婺观有八咏楼,此楼建在八米多高的砌台上,坐北朝南,面临婺江。登楼四望,金华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南眺括苍余脉,北瞰芙蓉奇峰,俯视双溪汇合,兰江浩渺,远接云天。
八咏楼历史悠久。《重建宝婺观八咏楼碑记》中载:“古东阳之有是楼也,始于梁,日玄畅楼,后改名日八咏,以沈隐侯之八咏故也。”隐侯是湖州武康人沈约之谥号。沈约(公元441——513年),字文休,齐梁文坛领袖,提出诗歌创作的“四病八声”说,开创了“永明体”。公元494年,沈约“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明升暗降,被贬远谪,自有一番凄凉之感。但金华山有仙华洞之奇。水有双溪绣彀之胜,风光秀丽,使沈约颇感欣慰,加上当时“民清讼简”,于是兴土木建楼,历一年零八月建成,名之“玄畅楼”,作诗日:“登楼赏秋月,会圃临春风。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珮去朝市,被揭守山东。”吟完此诗,意犹未了,沈约又以诗的每句为题,扩写成八首长诗,诗无定句,句无定字,短则56字,长则250字,脍炙人口,玄畅楼因此也更名为“八咏楼”。
历代文人骚客登临八咏楼,留下了无数瑰丽诗篇,其中犹以李清照之诗最有名:“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洲。”使八咏楼与岳阳楼、滕王阁齐名,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