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什么是反三段论?
(2022-04-09 21:04:01)
标签:
365教育历史情感文化 |
转:什么是反三段论?
潇涵
知乎
来自专栏非经典的哲学思考
《形式逻辑》说:
反三段论是从一个以联言判断为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前提推出另一以联言判断为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推理。
论述:反三段论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如果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而主观方面也作了充分的努力,那么,工作一定能成功;所以,如果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而工作却没有能成功,那么,一定是主观方面还没有作充分的努力”。
反三段论的形式如下:如果“p并且q”,那么r;所以,如果“p并且非r”,那么非q。
反三段论的前提“如果p并且q,那么r”,可以看作一个三段论;反三段论的结论“如果p并且非r,那么非q”,可以看成是把该三段论的一个前提加以否定,结论也加以否定,并且调换它们的位置而成。
反三段论在思维中是经常出现的,如果几个条件联合起来构成某一情况的充分条件,那么,当该情况不出现时,就可得出几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尚未具备,凡是作这样的推理时,我们就是应用了反三段论的形式。
反三段论不但前提蕴涵结论,而且结论也蕴涵前提,也就是说,前提与结论是等值的。
《普通逻辑学》说:
反三段论是从一个以联言判断为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前提推出另一以联言判断为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推理。
论述:反三段论
反三段论的形式为:如果(p并且q),那么r;所以,如果(p并且非r),那么非q(或,如果(q并且非r),那么非p)。
这个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可以这样来解释:如果同时具备p、q两个条件,那么就必然出现结果r;当条件p已经具备而结果r没有出现时,就可以推断另一条件q没有具备。
例如,“如果某一演绎推理的前提真实并且形式有效,那么结论就必然为真;所以,如果某一演绎推理的前提真实而结论为假,那么其形式必然无效(也可得出:如果某一演绎推理形式有效而结论为假,那么前提必然不真实)”。
这种推理之所以叫做“反三段论”,是因为它的原理相当于从一个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假而推出它的前提之一为假,“如果大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那么它的小前提必然为假”,“如果小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那么它的大前提必然为假”。
潇涵
知乎
来自专栏非经典的哲学思考
《形式逻辑》说:
反三段论是从一个以联言判断为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前提推出另一以联言判断为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推理。
论述:反三段论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如果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而主观方面也作了充分的努力,那么,工作一定能成功;所以,如果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而工作却没有能成功,那么,一定是主观方面还没有作充分的努力”。
反三段论的形式如下:如果“p并且q”,那么r;所以,如果“p并且非r”,那么非q。
反三段论的前提“如果p并且q,那么r”,可以看作一个三段论;反三段论的结论“如果p并且非r,那么非q”,可以看成是把该三段论的一个前提加以否定,结论也加以否定,并且调换它们的位置而成。
反三段论在思维中是经常出现的,如果几个条件联合起来构成某一情况的充分条件,那么,当该情况不出现时,就可得出几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尚未具备,凡是作这样的推理时,我们就是应用了反三段论的形式。
反三段论不但前提蕴涵结论,而且结论也蕴涵前提,也就是说,前提与结论是等值的。
《普通逻辑学》说:
反三段论是从一个以联言判断为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前提推出另一以联言判断为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推理。
论述:反三段论
反三段论的形式为:如果(p并且q),那么r;所以,如果(p并且非r),那么非q(或,如果(q并且非r),那么非p)。
这个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可以这样来解释:如果同时具备p、q两个条件,那么就必然出现结果r;当条件p已经具备而结果r没有出现时,就可以推断另一条件q没有具备。
例如,“如果某一演绎推理的前提真实并且形式有效,那么结论就必然为真;所以,如果某一演绎推理的前提真实而结论为假,那么其形式必然无效(也可得出:如果某一演绎推理形式有效而结论为假,那么前提必然不真实)”。
这种推理之所以叫做“反三段论”,是因为它的原理相当于从一个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假而推出它的前提之一为假,“如果大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那么它的小前提必然为假”,“如果小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那么它的大前提必然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