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B7-C8,2018年下半年语文组夏菁菁老师公开课《海滨小城》

分类: A3项目实施 |
19.海滨小城
教学目标
1.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读出对海滨小城的喜爱之情,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总起句”在段落中的作用。能从段落中找到“总起句”
3.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归类复习生字。
(1)多音字:臂。
(2)形近字:睬一踩、载一栽。
提示: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区分“睬”与“踩”、“栽”与“载”,再和大家交流交流。特别注意
板块二:聚焦“画面”,习得语言
提示:介绍小城庭院公园和街道时,注意每一个段落总起句。像这样在每节开头,能概括这一节主要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在今后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它。如果我们学习时能迅速找到它,对我们快速理解课文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板块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
1.快速阅读全文,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读一读。
2.全班交流。
提示:“热闹”这个词很少用来描写植物,如果让你来写,你会用到哪个词。读一读,说一说自己透过“热闹”这个词,仿佛看到了什么?读好这个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提示:榕树对于许多地方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在学习中要借助图片让学生对格树的样子有所了解,从而体会比喻句的恰当与生动。
提示:象声词“咯吱咯吱”使画面有了声音,更显生动。
板块四:课堂练笔,拓展积累
任选一句中心句,想想围绕中心句可以从哪些方面写:
1,百草园真美啊!
2,夜晚的广场真热闹!
《海滨小城》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的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能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不仅指导朗读,还注重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写法引导孩子进行流利地表达。
一,上课做到了有激情,感染力较强。
组织课堂教学严密,整堂课提问注意了不同语气,结尾小结有激情。
二,突出了重点,突出了难点
完成了顺序指导,训练了两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领悟了美。
三,读写结合
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联系起来教,寓写法于学法中去。
不足之处:
1,朗读指导较少。
2,儿童化语言还要使用亲切些
3,肢体语言的运用也应该加强
4,教师自身的语言可以再精简一些
http://s11/mw690/002JaCXYzy7pMqZW3Mefa&690
http://s13/mw690/002JaCXYzy7pMr0DZ0gec&690
http://s9/mw690/002JaCXYzy7pMr17zDi08&690
http://s3/mw690/002JaCXYzy7pMr2bA9Ye2&690
http://s15/mw690/002JaCXYzy7pMr334Zg1e&690
http://s2/mw690/002JaCXYzy7pMr3m5j351&690
http://s15/mw690/002JaCXYzy7pMr3EYLI8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