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幼儿园德育工作策略

(2020-07-06 14:07:49)

一些人认为,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在一段很长的时期中都会受到外界的巨大影响。对于幼儿进行专门或大量的德育似乎不是特别必要,因为他们懂得道理还很少,德育工作有较大的难度,不如留待他们正式进入校园后再进行。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根据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新认知的过程。放在德育视角下来看,如果一名少年儿童在幼儿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出现了偏差,他获得新的认知、形成新行为的时候都会受到错误的影响。即使能够得到矫正,也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因此,对幼儿阶段的德育工作进行研究与实践是非常必要的,是以后的德育工作能够长期有效的重要基础。

一、时刻注意教师自身行为

幼儿天然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对成人的言行非常敏感。换句话说,幼儿教师在道德品质上的表现会被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其实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此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有的幼儿教师对某些细节不太注意,在发现幼儿的模仿行为后没有及时纠正,反而觉得很有趣。直到幼儿的表现愈演愈烈,已经悔之晚矣,想要扭转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幼儿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现,出现问题要及时自我调整,也要提醒幼儿注意。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幼儿非常淘气,总是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或游戏,此时教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生气,批评幼儿的时候用了不太合适的词语,比如说某个幼儿是“坏孩子”,“大家都不愿意跟你玩”,等等。教师在冷静下来后,一方面要自我反省,避免以后再用这样的字眼;另一方面还要放下所谓的“面子”心态,及时向幼儿道歉,告诉他并不是个坏孩子,他也有很多招人喜欢的优点,是老师说错了。但是如果他不再那么淘气就会变得更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二、各科教学渗透德育知识

首先要强调,这里所说的各科教学不是指语文、数学这种学科,而是说幼儿阶段教学工作的某个侧重点或主题。比如绘本教学,可以同时培养幼儿的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甚至能够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字词。绘本这一主题可以视为一“科”。而在各科教学中,教师都应该渗透德育知识。因为幼儿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思维能力也不是很强,如果德育工作每过一段时期才集中进行一次,很可能幼儿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德育水平只能总在原地打转。

就以上文提到的绘本教学为例。教师为幼儿讲《我妈妈》这个绘本,既要引导他们去感悟这个绘本所体现的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乐趣;还要带领他们去引申思考,怎样能够帮助妈妈。如“我的妈妈是一个大力士妈妈”,妈妈能够一个人拿这么多东西,她会不会很累呢?以后大家跟妈妈出去玩的时候,是不是能拿好自己的东西,甚至帮妈妈拿一些小物件呢?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渗透。

三、努力争取家庭教育配合

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能够对之产生影响的也绝不仅有幼儿园的教师,幼儿家长同样是必须引起重视的参与者。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目前大部分幼儿家长对德育都比较关注,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理念、方法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应该建立起与家长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及时对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提升其德育水平,形成双方之间在德育上的合力。

例如,教师在当天的绘本教学中告诉幼儿要帮助妈妈分担负担后,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告诉幼儿家长今天的德育内容,然后让家长注意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帮忙传递一些打扫的工具,或在出门的时候主动拿上整理好的垃圾扔下去,等等。如果幼儿的态度是良好的,但是不小心出了错,家长也不要责备幼儿是在“帮倒忙”,而要鼓励他们、安慰他们,让他们今后也愿意继续参与进来。

四、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正如各科教学都可以渗透德育一样,德育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很多平时的习惯其实就深刻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比如一个人平时生活比较邋遢,家里显得很杂乱,既说明他没有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也说明其对可能出现的访客的不尊重。虽然有时算不上大问题,但也说明了其道德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所以,教师在平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还要抓住机会为他们分析某种习惯养成之后能够有什么样的效果,激发他们的好胜心。

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养成每天午睡之后自己整理床铺的习惯。对于不愿意自己整理的,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模拟的情境:假如这张午睡床就是幼儿自己家里的床,睡起来之后没有及时整理被子,结果这时候有几名小朋友突然来家里玩,看到床上的被子和衣服乱成一团,大家哈哈大笑。幼儿想象到这个场景会觉得不好意思,就会比较主动的去整理床铺。又如,有的幼儿在玩耍的时候总是抱着玩具不放,忘了时间,教师要培养他们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可以告诉他们玩玩具多用的时间要从他们参与集体游戏的时间里扣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