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常跃峰

(2022-06-05 10:08:21)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
.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2
.在掌握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认识.
   
二、能力训练点
    1
.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类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
.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2
.设疑、解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做一做第3题的投影图片,7支铅笔,8根小棒,练习的算式卡及图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
.操作并解答.
    (1)
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
    (2)
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这是怎样想的?
    2
.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
    30
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3
    (1)
出示例3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剩几支?(先分分看)
    (2)
读题后引导学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边口述分的过程.
   
教师提问:把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分的结果怎样?全分完了吗?(每人分2支,还剩1支.)
   
教师引导: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及以前我们学的知识,想想这题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7÷3=”,并用竖式计算)
   
教师启发:竖式中,除得的商“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支.)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支.)做应用题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时,要写单位名称,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应怎样写?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写出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7÷3=2()…1()
   
教师提问:答话应怎样写?(每人分2支,还剩1)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平均分后,没有分完,还有剩余.)
    (3)
对比、分析:今天我们解答的这道应用题与以前学过的除法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商和余数都写单位名称,答话因有余数需答完整.)
    (4)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时要注意横式等号后面的余数及单位名称不能丢掉,写答话时要按题意回答完整.
    (5)
反馈练习:独立完成课本120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解题过程,重点强调计算的结果及答话应该怎样写.
    2
.教学例4
    (1)
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2)
读题后,启发学生联系铺垫孕伏中第2(羽毛球分放人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竖式计算
    (3)
讨论: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数“3”表示什么?
    (4)
根据讨论的结果,联系例3有余数除法计算结果及答话的写法,独立解答课本119页例4
    (5)
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清商“8”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余数“3”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
    (6)
反馈练习:独立完成120页做一做的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重点强调平均分的第二种的有余数的应用题计算结果的名称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
   
三、巩固发展
    1
.课本120页做一做第3题.(投影出示)
   
看图说题意,再写算式.
    9÷=(
)……()
    9÷=(
)……()
    (1)
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根据这个图和算式(1),你能说说题意吗?(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
   
类推:把图和算式(2)联系起来,你能理解题意吗?(可讨论,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二种方法.)
   
比较、归纳:根据图及两个不完整的算式,指名请学生说出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一个算式表示,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4个,还剩1个.第二个算式表示,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2盘,还剩1个.
    (2)
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写好算式.
    (3)
订正,指名口述思维过程.
    2
.填空:(投影出示)
    (1)
    14÷4=3…2
    14÷3=4…2
    (2)
    21÷6=3…3
    21÷3=6…3
    3
.做练习三十六第2题.指导学生要把2角化成20分后再列式计算.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先把2角化成20分.
   
四、全课小结
    1
.让学生观察板书,总结出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
    2
.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重点强调根据题意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完整写出答话.
   
五、布置作业:121页练习三十六第13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