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雅丽浅谈小学作业分层设计
(2022-06-04 10:46:47)浅谈小学作业分层设计
摘要:对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围的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通过相关的作业练习理解和巩固教学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学校普遍存在的大班额的实际情况,传统的作业模式呈现的是重复、机械、单一的特点。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当内容的作业,需要进行分层作业。
关键词:分层设计:分层作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小学的作业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有助于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我们必须认清当前的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力争让每一个同学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愉悦、轻松的学习体验,进面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用充满爱的评价,给学生阳光和自信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作业质量、不同的作业内容,应该进行不同的作业评价,应该真正实现评价的作用。例如:“看到你的作文,老师很感动,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看到了你一天天的进步,老师真的非常喜欢你!”“你的字写的非常漂亮,整个作业版面工整大方,老师很满意”等等。当学生的作业让教师不满意时:“老师觉得你的字写的有点小啊,老师看你的作业看的眼睛都酸了,下次写作业把字写的大大方方、整整齐齐的好不好?”“写作业的时候做什么了,出现了这么多不该出现的错误,自己看看是不是不应该啊”等等。在学生的作业评价中多多出现这样温馨充满爱意的小评语,会让学生更加认真地思考,自责自己出现的错误,进面下决心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而不是对教师产生反感情绪,这样有爱的作业评价正是教师需要做的,教师要永远相信只要有爱,只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教师的愿望就能实现。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弹性作业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针对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差异,积极采取因材施教的作业分层设计。
1、明确问题进行因材施教布置作业要把着眼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尽量避免传统作业模式中大量的单纯机械的重复性作业。为了有效的在小学大班额下实施分层作业设计,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每个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理,把班内的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在实施中随着学生的不断发展而随之调整。在作业的内容上和準易上都进行分层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
2、巧用信息资源改进评价方式以往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自改或者小组互改,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文笔以及生活阅历都很有限,在教学实践中用此方法进行作业评价有很大的局限性,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在作业中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更不能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找错误逐步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全班同学集思广益,效果会更加明显。教师可以时而讲解之后再请学生自已修改,时而让学生口头修改,时面让学生通过接力的形式进行修改。灵活使用多种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也可以提高评改的效率。另外,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可以更好地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增加优等生的作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优等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理解上更加游刃有余,所以要减少对优等生基础作业的布置,尽量避免把优等生禁钢在单一、简单、枯燥、重复的练习中,应该让他们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投
人到综合的、研究性的、灵活性的练习中。以古诗为例,优等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掌握古诗的句意、词义,他们的作业就不需要费时间去抄写古诗,教师应该安排他们背诵或者默写自己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在查漏补缺之后根据课文内容发散思维进行想象。练习写作。
总之,信息资源虽然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它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应该适度、适时地利用好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降低学困生的作业难度,增加作业量学困生不能够做到短时间内扎扎实实的掌握基础知识,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能力较差。以古诗为例,学圈生的作业设计:抄写新词、诗句;默写古诗逐句理解全文的意思。增加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对学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扎扎实实的拿握最基本的知识。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认真学习新课标,创新教学方法,在备课和设计分层作业时,既要围绕教材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设计分层作业。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教材中的重难点,将作业设计成两组或者三组,让学生根据自已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自主的选择作业内容,而不是教师硬性的指定。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选择独立完成作业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享受不同层次的成功和喜悦。
三、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与反思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力知识等方面都存在
着很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实行分层作业设计,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有效的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也使得教学质量大幅提高。但是作业的分层设计一旦用于实践,这将会是一项对备课量和批改强度要求较高的工作,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
平也对其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教师的努力和进一步探索。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与探索,每个学生每位教师都能体会到作业分层设计中的乐趣,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总的来说,教师要把握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宏观上调控不同层次作业的难度和作业量,把作业自主权交给学生,他们会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不断发展、不断收获,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快乐着。学生会在快乐的作业中找到自我、挑战自我甚至超越自我。在快乐自由充满信心的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优等生。
二、变革评价,激励自主发展作业评价更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学生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目标,有效的积极的作业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对学习形成积极的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