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
(2023-05-09 10:05:48)
七八年我上大学时,年纪小,体力差,也没有独立生活经验;加上对自己要求高,努力学习,自然常常感到疲劳、厌倦。第二学期后,常常想家。
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余,看看文学期刊成了休闲的唯一方式。
七七年开始的新时期文学,固然有些好作品,但毒素也不少,不能作为生活的指南,更不能作为情感教科书。
新时期的文学名著我几乎都读了,上学时,时常买本《收获》、《十月》、《当代》看看,也常常去阅览室浏览,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当时不知道文学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脱离生活、背离生活,觉得像书里的主人公一样热爱事业、追求成功,感情上的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只要为人正派、好学上进,不愁没人跟。这样的文学作品读多了,也会中毒,什么事都会想当然,自以为是,失去了实事求是的能力。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