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组关于《跨越式跳高》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四)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水平三)
永嘉瓯北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水平三跨越式跳高是小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和两腿依次摆动过横竿的动作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恐惧心理和缺少自信等情况,本课通过用皮筋代替横竿,用分层次练习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并让学生都有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本次课的重点与难点:1、单脚起跳的基本动作。2、两腿摆动依次过绳的动作方法。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高。这个时期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进一步培养其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模仿力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竞争比赛,激发学生追求成功,敢于尝试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本课的教学活动。
运动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和两腿依次摆动过绳的动作方法。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健康:通过跳高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社会适应: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
教学环节与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开始准备部分 : 10 分钟 |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绕场跑 2、绕大场地做热身操 |
教师观察学生情况。 宣布本课上课内容并提出安全要求。
组织:在教师的带领下成纵队列队跑、 教法: 1、在教师带领下 大家随着口令一起练习 2、教师用语言进行提示 要求: 1、动作与口令合拍、协调 2、动作要优美大方 |
组织:成四列横队排列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
队形:一路纵队做活动关节练习。
|
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
积极参与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
|
基 本 部分 : 27分 钟 |
一、学习跨越式跳高 1、教师讲解、 示范各种辅助练习的方法 (1)原地两腿摆动练习。 (2)上一步起跳直腿摆动跨跳练习。 2、走三步助跑起跳过皮筋 3、助跑三步起跳过皮筋。 4、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5、“挑战极限” 6、表扬和鼓励 跨越式跳高重点:单脚起跳的基本动作 难点:两腿摆动依次过绳的动作方法
二、游戏“十字接力比赛” |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教师口令指挥。
3、教师边观察,边提示动作要领。 4、教师示范三步助跑起跳过绳的动作。
5、提出要求。
6、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7、教师评价。
8、学生比赛
9、表扬和鼓励 1、教师讲解游戏名 称和方法。游戏方 法: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在圈内成单行站在十字线上,各自面向圈外的起跑线。各排头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线后。组织者发令后,各队第一人按逆时针方向奔跑一圈,各队第二人在第一人跑本队起跑线时,即站到起跑线后等待接棒。第一人将棒交给第二人后,自己站在本队队尾。依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2、游戏规则及要求 3、教师提出问题。 4、学生比赛 5、表扬和鼓励 |
1、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听口令练习,体验原地两腿摆动练习。(2-3次) 3、学生进行上一步起跳直腿摆动跨跳练习。(2-3次) 4、学生分组练习。 5、学生展示。 (1)互观、互学。 (2)开动脑筋,看谁跳的动作协调、正确。 6、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合适的高度练习,组内评价。 7、练习时同伴间要互相督促。
要求: 1、认真体会动作要领。 2、有秩序地进行练习。 3、注意安全。
8、各组优秀学生展示。
组织:如图队形
游戏规则及要求: 1、跑时不得跨进圆圈或踏圆圈线;2、接力棒如掉在地上,必须拾起再跑。不许抛棒;3、超越别人时,必须从外侧(右边)绕过,不得推人、撞人;4、完成递棒后,必须迅速离开跑道,不得妨碍别人。
|
利用观察,体验找到技术要点 不怕困难,勇敢顽强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习惯
通过十字接力游戏的练习,巩固弯道跑和学习传接棒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
|
|
结 束 部 分 : 3 分 钟 |
1.
2. |
1、
2、
3、
4、 |
1、教师领做整理放松活动 2、相互交流,相互评比,与教师同评。 3、归还器材。 4、亲切地与教师道别。 |
放松学生心情 愉悦身心 |
教学反思:《跨越式跳高》一节的重点内容是起跳和过竿技术,而两腿的配合则是本节中的难点。考虑到本课是一节技术教学课,内容有些枯燥、乏味,于是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将技术的教学渗透于游戏之中。在激发学生对跳高运动的兴趣基础上,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和棒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运用体操棒原地练习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和过竿,让学生领会到过竿的技术要点。基本部分共分成以下三步:①过高低竿;②过平行竿;③过高度不等的平行竿。通过跳地竿、跳手持斜竿、跳斜竿架等各种方式,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跳高中来。接着,设计了一个游戏“传递爆破筒”。最后,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放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互帮互学,对比学习,教师巡回辅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纠错,反复练习后,请优生展示。
(一)成功经验
总体而言,本节课教学感觉还不错,学生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这节课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通过游戏掌握动作要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快乐体育”。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使学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求学的欲望,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思考,让思维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表象以后,再让他们亲身体验,然后再加以点拨。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切都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思路和适宜学生的技能训练方法。这节课就在这样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开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还算比较顺利,目标的达成也不错,但还是感觉有一些不足。
首先,对教学重点把握还不够到位。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蹬地起跳”,但在教学中体现得还不够清楚,感觉学生练习的时间和形式还不够多,导致少数学生掌握得不好。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课堂中学习和训练的重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练习,以达到抓住教学重点、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次,对游戏的组织还不够积极。虽然在这节课中以游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但对游戏的组织不够积极,对学生的兴趣调动得不够充分。今后需要改进游戏的组织形式,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教学没有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对学生错误动作的纠正中,采取了逐个纠正的方法,导致少数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形成我的教学没有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今后需要吸取教训,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指导,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
总之,从这节课中的反思中,我又得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会将这些经验和教训通过“消化吸收”以后,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通过这节课的总结,使我对体育教学又有了新的感悟:体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身体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教学的组织形式,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再上一个台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