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老师校级公开课《轻叩诗歌的大门》

分类: A3(B5—B7)项目实施 |
教学设计:
轻叩诗歌的大门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
㈡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
⑴ 搜集诗歌。
教师:我们可以搜集哪些诗歌呢?先让我们来读读书上的这六首诗吧,看看有什么启发吗?
教师:这些伟大的诗人的诗作都是诗海中一个个闪亮的贝壳,我们可都要去了解呀。我们还可以去搜集哪些内容呢?
(教师提示儿童诗、儿歌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它同样是诗歌。)
教师:我们可以有哪些搜集资料的方法呢?
(可以从书籍、报刊、上网等途径搜集诗歌)
⑵ 整理诗歌。
教师: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内容分、按形式分)
教师:什么叫按内容分?能举例说一说吗?
教师:那什么叫按形式分呢?也请举例说一说。
(教师补充:诗歌按形式分,比如,我们学过的《泊船瓜洲》是一首诗,《清平乐•村居》就是一首——(词),这就是不同的形式。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诗,比较一下还有不同的形式吗?)
教师:我们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还可以再进一步搜集一些其他诗歌,来继续学习。
教师:我们一起来读读书上的六首诗歌。(自由读书)这些诗我们可以怎样给它们分类呢?
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附:我的诗歌分类表
类别 |
诗人 |
作品 |
名句 |
|
|
|
|
|
|
|
|
|
|
|
|
|
|
|
|
⑶ 欣赏诗歌。
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
|
㈢进入“与诗同行”板块的学习。
2.能说说你们在这个板块中打算开展哪些活动吗?
⑴ 自己动手写写诗。
教师:我们书上就有几首儿童诗,自己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其实儿童诗写的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这次大家都动手写写儿童诗,看看谁写得最精彩。
⑵ 举办诗歌朗诵会。
教师:我们在这一阶段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就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诵给大家听。那么用什么样的形式朗诵更精彩?
(配乐朗诵,吟唱,比较长的诗可以几个同学一起朗诵)
教师:我们可以采用许多朗诵的形式,全组同学要认真商量一下,到时候咱们看看哪个组朗诵得最精彩。
⑶ 合编小诗集。
教师:在编小诗集之前一定要认真读一读书上的建议,看看哪个组编的小诗集内容最丰富,最有创意,别忘了起个好听的名字。
⑷ 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教师:这可就需要同学们再去搜集更多的诗歌的知识了。
㈣讨论活动计划。
㈤教师小结。
《轻叩诗歌的大门》评课稿
潘晓丽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郑老师上的”综合性学习课:“轻叩诗歌的大门”,引领学生走进了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成效是多样的。
首先突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次综合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把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再按照制定的计划自行开展活动。注意及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适当指导的关系,既重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又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郑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明确要求,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例如,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组教材的导语和活动建议,使学生明白这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搜集哪些诗歌,可以怎样给诗歌分类等,为深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在这次活到中,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活动,都有自己的收获。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反思
诗歌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以往的教材只零星的安排一些,让学生初步感知经典,现代诗安排的篇数就更少了,然而外国诗歌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许纪友老师说:“诗歌读起来很美,教起来却很困难,而老师要教好和教出诗味更不容易。”的确,要完成这次综合实践对于我和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新挑战。整个综合性学习分两大板块──“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感觉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特别投入。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基础和能力不是零起点的。通过五年多的语文学习,我们已经开展过大大小小的综合实践活动10多次,学生已初步具备开展综合性实践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如怎样讨论及制定实践计划;通过哪些途径收集、整理材料;怎样与同学进行有效的合作。另一方面,可能与老师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引导有关。我在这次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之后,特别有感触,所以想就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合理分组,形成合力
综合性学习如果仅靠学生个人之力,学习的深度、广度必然不如小组合作学习来得高效,因此组成学习小组是进行综合性学习关键的第一步。有了学习小组,组内成员便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能力有侧重地进行分工、合作,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同时还可以互相督促,能力强的同学可以由此带动能力弱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但在分组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问题:比如有些组组员能力都很强,有些组能力都较弱,还有的同学没有人愿意吸纳他为成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既要尊重学生自己分组的意愿,又要将组员进行合理的调整,只有有了一个相对团结、力量均衡的学习小组,学习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二、制定计划,具体明确
对于制订活动计划本身而言,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复习计划要点之后,如何让学生把活动计划写清楚,写具体是关键,计划写得具体,可操作性强,内容丰富,那么综合性学习活动自然就会很精彩。此外一点,在交流、讲评过程中,主要突出学生计划中的亮点,用别人的亮点来提醒其他小组对自己的活动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今年我班的具体做法就是,每组发一张A4纸,各组在商量讨论后形成活动计划,制作成计划书,同时进行美化,力求将本组计划的亮点突显出来。在制定计划后就安排了一次计划书的展示、评比活动。因此,在这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每一组的活动计划都制定得既具体、又有新意,还很美观,真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真希望通过本次的综合活动学习,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播下一颗诗心的种子,让诗歌陪伴,走过风雨,与诗为旅,与诗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