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语文低段教研组第二次磨课《坐井观天》

标签:
育儿 |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际、沿、信”。正确书写生字“沿”。理解词语“无边无际”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3、通过图文结合,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实验操作,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4、,初步了解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表达的情感
一、
1、我们玩个看图猜故事的游戏。(播放课件:曹冲称象、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
2、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坐井观天
3、解题:你知道观是什么意思?那么坐井观天呢?
二、初读感知,
5、随机学习“际”和“信”
三、研读对话,
1、学生回馈:
青蛙的看法:天井口大
小鸟的看法:天无边无际
2、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生找到书中的句子(出示:第4和第5小节)
3、研读小鸟的话,
小鸟的看法:天无边无际
A、小鸟的理由是什么?出示: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抓“一百多里”和“口渴了”读出距离远和小鸟又累又渴。
B、 出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理解无边无际
除了天无边无际,还有哪些也是无边无际的?
也可以这样说,无边无际的()
指导读。
4、研读青蛙的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生说理由,你能读出来吗?
我们也学着青蛙的样子,透过卷起来的书,看看天花板。
你看到了什么?(生反馈)
你怎么只看到这么一点点的地方呢?(生说)
原来,青蛙和我们一样,目光被高高的井壁挡住,变得目光狭小(板书:目光短浅),只看到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才会说得那么坚决肯定。
谁愿意再来读读小青蛙的话?读出他的坚决肯定。
听着这只小青蛙坚决肯定的语气,我们觉得这真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自以为是)
理解大话,大话就是吹牛,夸大事实。 生活中你听过哪些大话?
出示第7小节:
四、分角色表演
我来采访一只小青蛙,你还愿意回到井里去当井底之蛙吗?
4.小结:是呀,我们都不想当一只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我们要到外面广阔的天地里不断地开阔眼界,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五、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沿 际 信 抬
范写。学生书写, 反馈。
第二次磨课的重点放在朗读上面,更准确地说是第四至七自然段的朗读,即小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对话。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小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展开。
抛出问题后设置了自读课文和问答环节,预估到孩子们可能难以理解小青蛙的心情,设计了用纸筒看天花板的环节,设身处地体验小青蛙的感受,然后再用幻灯片显示小青蛙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用逐渐扩大的井口和逐渐扩大天强化孩子们对青蛙坐井观天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感受。逐层铺垫之后,孩子们的感受有了,这时设置情境,引读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但感觉老师说的比较多,如何把课上课简洁大气,体现低段教学的趣味性,这节课的语言训练点会不会太浅显是我们接下去要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