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朝旭公开课

2014年5月7日下午,我校龙桥校区语文高段组进行了教研展示活动。葛朝旭老师在五(1)班执教了《与象共舞》一课。教学中读贯穿教学始终,教师扶放结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孩子习得方法,感知文章表达特点。课后,王和丹老师进行了专题评课,其他老师积极参与点评。通过此次教研,我们语文高段组共同提升,共同进步!
27*与象共舞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感染、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与象共舞”,理解相关词语。
2.重点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了解泰国独特的风情与文化,感受泰国人与大象亲密和谐的关系。
3.了解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
4.积累体现人和象亲密和谐的句子。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泰国人与大象亲密和谐的关系。
教学难点:仿写文章构段方式。
课前准备:相关画面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泰国,导入课题。(5分)
(出示“泰国”相关图片)
1.指明读词。
2.教师简介:
(播泰国风光)简介:同学们,泰国在我国的南面,那里风景秀丽、文化独特,泰国,意思为“自由之国”。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万象之国”的誉称。瞧,泰国整个版图形如一头威武的大象。
3.其实,象还是泰国的国宝。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赵丽宏走进泰国,与象共舞。(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4分)
1.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每一段主要写什么, 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2.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3.反馈:说说每段的意思。(屏幕出示句一: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句二:象是泰国的国宝。句三: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句四: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句五: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4.引: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发现?每段都有中心句。每段都是总分结构。
(板书:总分)
5.能不能利用几句话来说说文章主要内容吗?自己练说——指名说
(原来,把这些中心句串连起来,这确实是一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谁能说的更简洁的吗?对,我们可以合并意思相近的句子,这叫自然段归并法。)
三、聚焦“与象共舞”,体会亲密和谐关系
1. 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的脑海里一定留下许多幅画面,最让作者赵丽宏难忘的是人象共舞的画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景。
2.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5自然段,用“ ”划出人象共舞的句子,圈出感触深刻的词语,如果你有什么想法,请写在旁边,做好批注。(板书:划,圈、批注)
3.交流反馈:
(1)交流:
出示: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①
哪儿让你感受深刻?(从观众的动作“拥”字感受到)
让我们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字 “拥”
什么叫拥?(争先恐后地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和大象舞蹈)
从拥字你读出了什么,你说,你说,(2-4人)板书:和谐融洽
来,读出你的理解。
对呀,在如此庞大的庞大的象群面前,观众居然不害怕,可见他们的关系一定非常亲密。
还有从哪些词语你印象深刻?
“翩翩起舞”什么意思?常常用来形容什么?而课文中形容翩翩起舞的却是行动迟缓、笨重的大象,真是不可思议。1-2人
齐读
大象怎么翩翩起舞呢?咱们来读读大象跳舞的句子,想读的都来读读
(2)出示语段二:舞蹈的大象,……在音乐中挥舞。
哪些词语你有体会想说,随即读。
好极了!大家看,他写大象跳舞共几个动作?拿起笔来圈一圈。
第一个——摇头晃脑。
第二个——踮脚抬腿。
第三个——颤动着身子。把它变成四个字,浓缩成四个字,来——颤动身子。
第四个动作——鼻子挥舞,有时候改变顺序来说更恰当——挥舞鼻子。
对,这四个动作都是写大象跳舞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不妨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样:
(屏幕展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它们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同时两句
自由读读,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句话?说出你的理由来
指名说2-3人
(生:写得更详细,更生动)
现在老师也来读读这两句,你会发现更大的语言秘密?看谁有双慧眼。
师范读
学生说2-3人 (打节拍让学生更深地体会)
有快有慢
有长有短
有变化
孩子们,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动作,就因为作者的一点点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美,语言的节奏美,把大象跳舞的美妙动作演绎的别样的精彩。
指名2人读
(让我们再合奏一曲)齐读
(4)孩子们,读到这里跳舞的大象给你笨重的感觉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番大象舞蹈的优美姿态吧)出示大象舞蹈的录像然后说感受。
大象简直就是——轻盈的舞者,灵巧的舞蹈家,舞蹈的精灵,被音乐陶醉的人,陶醉在音乐中的动物精灵。
是呀,只有在泰国,大象才会有轻盈的舞姿,只有在泰国,人与象才会如此和谐(读板书)
只有在泰国,才会有如此难忘的画面,捧起书——齐读最后1段
四、迁移学法,自主体会1—4小节的和谐(重点体会第四小节)
1.课文中还有许多地方也在向我们传递着这份和谐与融洽。用刚才抓划重点句,圈关键词,写批注的方法默读课文1—4小节,好好体会你又从哪儿让你体会到了人与象的这份和谐。写好了可以先与同桌交流。
2.交流:
五、写话
1.课文就是这样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一个个生动的文字向人们述说着人与象的没有距离,人与象的那种亲密和谐的关系,其实这样的镜头在泰国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多张照片。)
2.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其中的一幅画面上,希望老师提供的词语能打开你的思路。出示:
六、布置作业
1.课外拓展:我们应该感谢文章的作者赵丽宏先生,它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象的和谐,他还让我们一起领略了泰国不同的风俗人情。课后,推荐大家阅读书本184页的选学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你一定能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维也纳的另一番独特风情。
附板书设计:
总分
具体事例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今天的公开课结束了。我教学的是《与象共舞》。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赵丽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密切关系,全文充盈着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阅读提示中“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我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顾本文的教学流程,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尽力调动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
一、读贯穿教学始终
读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本课的教学以读为重要内容之一。紧扣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默读、自由读、个别读,指名读,指导有感情朗读,精读,读中感悟。
二、扶放结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后,我检测学生生字词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分组出示有关大象的词语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词语的温度,词语的感情,并让学生透过词语,感知大象的特点,以“你看到了一头怎样的大象,你对大象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这样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泰象。学生们因为把课文读熟了,基本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知道泰象的温和,对人们的友好,生活的无忧无虑,大象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生活中彬彬有礼、聪明灵活,大象成了了泰国的一份子,是人们的好朋友。为了抓住文章重点,弄清楚泰国的大象到底与人们有怎样的关系,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文章中感兴趣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感受大象和人们之间的关系,然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全班交流时,随机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感情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学生充分走进文本,通过想象、感悟重点词语,不但从字面上理解了人与象的关系,还从字里行间深入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感受、评价,补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认识了象与泰国人的关系融洽、友好、亲密无间,课文重点得到了突破。
三、习得方法,感知文章表达特点
在领悟写作方法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第四段整体上大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本段找到概括描写的句子,说一说它和下面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后总结本课的典型的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接着告诉学生在这篇文章里还有很多地方采用这种写作方法,找出来读一读。但由于时间不太充分,写法渗透显得有些仓促。
不过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练习表达,拓展思维方面显然还是不够的。主要是在时间分配方面不合理,词语积累、感知泰象环节费时太多,导致对文章“与象共舞”这一能体现人与象和谐相处的内容,学生自学后没有进行赏析领会,及时进行阅读后的交流,学生对课题的含义的理解不到位。在说课时,大家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如果重上这节课,我会简化词语教学,整体感知课文这一过程。我想一定要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遵循一个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做到放手——放手——再放手,为课堂生成创设理想的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让个性化的表达使课堂闪耀着智慧之花。这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力争使课堂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