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课稿:翁宁宁评金淑闻老师的《蒲柳人家》

(2014-05-19 19:40:33)
标签:

语文组

教育

《蒲柳人家》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说单元中,本单元安排的小说教学目的则是注重了解和学习小说的情节安排,妙构故事的手法,以及人物形象的意义(涵盖了小说的文化底蕴)。

评课要看一堂课的教学“切入口”是否恰当、自然而且常态化。本课教学,金老师从情节入手,引出人物分析。巧妙地抓住了本文结构的简易特征,把文章的首尾两段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咀嚼,从而明白本文情节的简易特征,由情节带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翻阅本单元后我发现,本单元教学,每一篇课文都完全可以抓住某一个词来带出故事情节。如:《孔乙己》可以抓住导读部分的用词“苦人”,孔乙己苦在哪里?《蒲柳人家》可以抓住“栓贼扣”这一特殊物件,来分析情节和人物。《变色龙》则可以抓住“变”与“不变”的问题来展开情节分析。《热爱生命》则可以抓住“热爱”一词来展开教学。当然,《蒲柳人家》也可以采用“变体式”阅读方式,把它处理为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来解读,从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的角度去解读。

 

        面对初三的学生,他们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此,教学中,要把我们的课上升到文化层面,上出小说作品的文化意蕴。做得很好的是,金老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课文分析中,很好地自然结合了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特色来教学,尤其是选用了关羽和一丈青的人物画像,显得很生动。

     当然,上好一堂课,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评课,也可以从多角度去进行。面对这堂课,我想还有问题是不得不说的。

第一,对于上课老师而言,不管有没有老师来听课,关注全体学生永远是课堂上的重要事情,不容忽视。

第二,我们听课的形式要改变。现在,我们很有必要再次明确一下开公开课的意义——无非是给我们的教学研讨提供一个载体。因此,我们必须将现行的“听课”形式改为“看课”形式,切切实实地全方位了解与课堂相关的每一个学生,关注上课教师的任一言一行,洞悉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变化,然后在课后坐下来做深入细致地分析。我想,这样的听课才有意义。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发扬民主,让每一个老师都参与到评课中来,既不怕被别的同志学习了你的长处,也不必担心你的批评会影响上课老师的情绪;既要客观,又要公正。如此,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公开课发挥应有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