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1-B1-C2校本研训项目方案: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0-09-23 12:59:07)
分类: A1(B1)校本研训规划

No.        Yjjx117         

 

 

永嘉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训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项目负责人:        周晓浩                        

 

团队成员   邵洁蕾、潘策、刘慧、滕於肥、刘小仙                           

 

申报学校(盖章):     永嘉县碧莲镇中心小学                  

 

申报时间           2020年9月                    

       

 

 

 

 

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项目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永嘉县碧莲镇中心小学

校长(园长)

胡月玲

项目名称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项目负责人

周晓浩

 

职务

手机号码

教育网

电子邮箱

教务处副主任

15868023069

673069

879392443@qq.com

团队成员(4人)

潘策、邵洁蕾、刘慧、刘小仙

研训领域

教师道德与法规   学科内容与教法   学生发展与管理  

教学策略与艺术   教学反思与研究   教育改革与教育素养

研训学时

 

起止时间

 

项目简介

1.研训目标人群:碧莲镇中心小学和应坑小学全体师生

2.拟解决的核心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3.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深度分析教材,实施大单元备课;优化教学流程,整合课时内容;实施课堂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回顾评价反思,改进内化素养。

4.研训预期效果:教师在教材比较的基础上,琢磨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和对相关教材的处理方式,促使单元整体备课和单元整体设计环节对教材的深度分析和整合资源的突破。

相关培训经验

(填写项目负责人近年来实施的与本项目相同或类似的项目信息,不超过6项)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起止时间

人数

学时

研训形式

《立足课堂,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研究》

县级

2018.9

70

24

校本研训

“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教研的研究与实践

县级

2019.9

70

24

校本研训

 

 

 

 

 

 

二、项目方案

(一) 项目定位

(请向本项目参训对象分3段阐述如下要点:第一,教师在某个训领域应该达到的要求,或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的专业发展需求;第二,教师在这个领域或面对这个新的专业发展需求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本项目试图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

1. 教师在专业发展领域应达到的要求:

传统的单元教学设计,是按照教材的编写内容,根据章节中不同内容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策略,受教育者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模块。这也是过去很多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教学设计范式。但随着单元教学理论的发展,和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传统的以章节划分单元并不能突出学科内(间)的联系性。基于此本文将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界定为:在整体思维指导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以内容为主线,利用教研组的资源,重组和优化相关教学内容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的整体动态教学设计。

2. 教师目前普遍存在问题:

目前,大多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分散的,准备课的时间和备课的内容也是分散的。教师没有太多时间对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教科书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他们只能专注于教学设计的一个或两个小主题,不能充分考虑知识点前后的联系,对可在单元或是学科内的地位了解不够多。在安排教学顺序与教学内容是会出现前后不一致,这让学生衔接前后知识时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教师不得不另外安排时间,把之前的内容进行纠正或是填充,这样不仅是的宝贵的学习实践白白浪费,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体把握也是无益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得不到提高。这正是由于高中数学教师单元教学设计缺乏课程整体概念所致。要深入分析其内在根源,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合理的重建。

核心素养自发布以来,就收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教育界积极讨论。显而易见的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在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会出现目标不清,不易操作等。

3. 本项目拟解决问题的途径:

1)深度分析教材,实施大单元备课

进行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在此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有内部联系或共同特点的教学内容,并对其深入研究后进行处理。

2)优化教学流程,整合课时内容

在大单元备课的基础上重新优化教学流程,安排教学课时,实现教学从整体到部分,从片到点的优化整合。

3)实施课堂教学,落实教学目标

教师按照单元整体教学流程以及整合后的课时内容,来开展实施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根据教学的实施结构,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活动,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预设可能出现的教学情况,最大限度的抓住精心预设和有效生成的契机,做到高品质的课堂教学。

4)回顾评价反思,改进内化素养

设计单元评价标准,依据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完善后续的设计。对教学中课堂的组织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自己的教态和应变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机智进行反思。

(二)具体目标请按照具体明确、清晰可测、结果导向的要求逐条列出)

1.出于单元的整体考虑,结合所教内容确定单元教学顺序;根据教学内容、学情等因素确定单元内容。

2.在学科分析、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以及教学方式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单元教学目标,并将单元教学目标有序分解和落实到课时,制定课时目标。

3.制定灵活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根据教学的实施结构,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4.教师对教学中课堂的组织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自己的教态和应变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机智进行反思。

5.设计单元评价标准,依据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完善后续的设计。

(三)设计思路

(请向本项目参训对象分3段阐述如下要点:第一,本项目如何根据训目标设计训模块;第二,对各个模块的主要内容以及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第三,围绕本项目的目标、内容、形式,用框架结构图对整个设计思路进行图示化表达)

建立完善的领导组织机构,组长:周晓浩;副组长:邵洁雷、潘策;组员:各学科教研组长、各科任老师。并且由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引领,全体教师参与,以教材为基础,用系统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或整合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教学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有序规划,以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

1.根据以上培训目标,本项目设计四大培训模块:前期准备、开发设计、课堂实施、评价反思。

2.各模块主要内容及逻辑关系:前期准备模块,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用系统方法和全局眼光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和“共同特征”来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分析教学要素能够为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提供合理依据,是单元教学设计取得成功的保障。开发设计模块,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制定教学策略和实施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编制明确而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是单元教学设计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当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后,就需要将目标转化为教与学的行为,即制定灵活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教学实践模块,教师按照课前的教学设计流程来有序开展教学,并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展示情知交融的魅力、确保教学的实效性。评价反思模块,教学的反思和评价能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为我们后续的教学改进积累宝贵的财富。设计单元评价标准,依据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完善后续的设计。

 A1-B1-C2校本研训项目方案: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四)课程总表

(请在“实践安排”栏中对课表中所涉及的实践类训课程如何实施进行简要介绍,包含地点、内容、形式等要素。比如:“在某中学观摩某教学内容展示课一节,课后分4个小组议课并派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某训者总结”)

训模块

内容

 

训者

训形式

理论

实践

实践安排

时间

项目方案学习

2

周晓浩

教研活动

理论

校内安排项目方案主题培训。

2020.09-2021.06

确定单元内容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理论

合理划分单元、确定单元内容。

2020.09-2021.06

分析教学要素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理论

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和学情。

2020.09-2021.06

读书分享活动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理论

各教研组每位老师分配交流内容,安排时间集中交流。

2020.09-2021.06

编制教学目标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理论

编制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2020.09-2021.06

设计单元教学方案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实践

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方案和课时教案。

2020.09-2021.06

设计单元评价标准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实践

设计单元学习检测卡、单元学习效果反馈表。

2020.09-2021.06

教师公开课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实践

各教研组开展公开课,课后评课、议课。

2020.09-2021.06

教师课例研究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实践

教师研究课例并进行汇报。

2020.09-2021.06

磨课过程交流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实践

组内讨论。

2020.09-2021.06

评价学生学习行为

2

教研组

组内研讨

实践

根据评价标准实施评价。

2020.09-2021.06

总结并撰写教学经验及反思

1

教师个人

自主学习

理论

将学习经验和反思整理成册。

2020.09-2021.06

撰写设计、论文或案例

1

教师个人

自主学习

理论

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有目的的参与,最后进行设计、论文或案例的撰写一篇。

2020.09-2021.06

合计

 

24

 

 

 

 

 

(五)师资课程说明
训师资”包括职务职称、业务专长、荣誉奖项、曾经参加、组织的主要训项目情况等;“训课程”要求明确该课程的名称和简要内容)

研训师资:

类别

姓名

职务职称

荣誉奖项

研训课程

叶丐强

高级教师

县研训员

“互联网+义务教育帮扶活动”研讨活动(科学)

陈娟梅

高级教师

县研训员

“互联网+义务教育帮扶活动”研讨活动(数学)

邵洁蕾

一级教师

教学副校长

技术指导

同步课堂

组织远程专递课堂

组织教师网络研修

组织名师网络课堂

 

潘策

一级教师

教务处主任、教坛新秀

周晓浩

二级教师

教务处副主任、县教学骨干

刘小仙

一级教师

综合组大组长、县骨干教师

刘慧

级教师

语文大组组长、教坛新秀

滕於肥

级教师

数学大组组长、县教坛新秀

蒋记望

二级教师

技术处副主任、县教坛新秀

吕月望

一级教师

县优秀教师

 

 

(六)项目实施条件请分段阐明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在实施本项目时在专业、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一、 项目负责人有利条件

项目负责人周晓浩现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曾获第九届新苗、县骨干教师、教学设计多次获市、县奖状、多次开县级公开课和讲座。

学校有利条件

1.学校有较为系统的制度。学校经过全体教师的充分讨论制定出了备课制度、上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细则等各项制度,制定出“碧莲镇小教学常规检查量化评分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正。为更好渗透各项制度,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

 2.学校规范了教研组活动研讨。教研组做实前期准备开发设计教学实践评价反思四个模块,并使之有机衔接。其目的是提升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学校培训师资力量雄厚。我校虽然年轻教师较多,但拥有县市级骨干名优教师10人,同时邀请了叶丐强、陈娟梅作为导师,组成实力雄厚的导师团,指导我校项目开展。

4.学校硬件设施完善,功能室齐全,为提供了良好的研训环境。

 

 

(七)训作业要求
(请逐条清晰列出)

1.各教研组小组合作分别负责:分析教学要素、实施课堂教学、磨课过程交流,做到每位老师参与。

2.撰写一篇教学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案例或论文,并参与学校及县评比。

3.各组每个学期阅读教育教学相关书籍,并做书中一块内容分享汇报。

4.培训结束后撰写一篇培训心得。

5.相关材料及时上传学校博客。

 

(八)研训项目考核 制定符合学校和项目实际的考核标准

1.学员必须修满规定学分,一般不准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将按1学分/次的标准在省培管理平台中扣除相应学分。

2.缺课时间超过五分之一的,或未按要求递交前述各项作业的,或在参训期间发生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成绩均判定不合格、不记校本学分。

3.培训结束前及时递交前述各项规定作业,经考核通过,准予结业,成绩认定为合格。

4.学员在参训期间表现积极、无缺勤、主动服务研究工作、高质量完成各项作业的,可获得“教研先进个人”的评比资格,作为学校评优评先的依据,名额控制在各组实到人数的25%。

 

 

三、审核意见

 

 

学校审核意见

 

                                      

 

 

 

 

       校长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专家审核意见

 

 

 

 

                            签  

                            年   月   

 

 

县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