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B9-C10经验交流:优质课堂,同步共享——“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研讨会

分类: A3(B9)C10经验分享 |
12月4日,碧莲镇中心小学与应坑小学的师生们通过“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同步录播设备共享由碧莲镇中心小学教师执教的数学课与语文课。
下午第一节课是叶芹玲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叶老师的教学设计有深度、有厚度,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她侧重于向学生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在课堂上不仅仅让学生会熟练地解决与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更能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并提升思维的能力。本课内容掌握扎实后,叶老师还关注课堂的拓展和应用。植树问题在现实中的应用有很多,比如安装路、排队,公交站牌的设置等等,掌握了以后都可以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
下午第二节课是刘慧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课《狐狸分奶酪》,刘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处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上课伊始,利用狐狸的画外音导入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在识字阶段,刘老师创设儿歌,复现生字,把长篇课文的语言提炼整合,编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复习巩固了生字,最后带入课文。再加上进入文本前,刘老师通过微课视频演示字理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各种形式的巧妙运用,将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在同步课堂之后,碧莲镇中心小学滕於肥老师和李豪老师就这两堂课的教学组织了同步教研,针对教学设计中的某一环节和内容进行专题发言。两地教师就本次互动课堂进行了线上视频同步互动研讨交流,从教材的解读、环节的设计、两地学生学情的差异等作了互动分享。
最后,叶丐强老师作总结发言,叶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成效表示了肯定,他提出实施网络同步课堂,关键问题在于“学情”,要把工作做在课前,真正做到使两地学生同步成长。同时,叶老师也对同步课堂实施情况中的声音设备调试、双方教师互动等细节提出了改进建议。
互联网+同步课堂不仅是一次运用技术引领课堂的尝试,也是一次城乡共同努力的协作。两校将在不断尝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积累经验,实现异地同步互动,形成常态化同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研的应用模式,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