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活动计划
(2018-09-26 14:45:18)分类: A2(B2-B4)项目保障 |
2018学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按照县局教研室工作和学校教研室的工作目标,结合本组的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规范课程管理,抓紧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行理解教育,按照这次校本研训的主题“再探以小班化课堂教学为着力点,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展开活动,促进我校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2、继续以课改为中心,以教育教学实验课题《以理解教育促学校内涵性均衡发展研究》为纲要,抓实学科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
4、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理解教育”的氛围,开展自然分材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三、工作要点
(1)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新模式操作程序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教学。
(2)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与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各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深化课题研究工作。各教师确定个人教研专题,并根据课题进行教改实践,继续开展组内教师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使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本学期,要求教师重视理论专著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撰写心得。组织教师写好心得和教科研论文,为深化教学研究服务。积极组织和参加教研室和本校的各项活动。
(一)
(二)集思广益,通力合作,注重培养青年教师与全组教师的共同成长。 年青教师要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展现教学风格的多姿多彩,鼓励青年教师多上研讨课,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教改思路渗透到教学中,老教师做好“传、帮、代”的工作,把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三)、加强开课、评课的质量,注重反思。
(四)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2.期中、期末检测:对于学校安排的常规考试,要严把教学质量关,认真地做好试卷分析,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活动安排:
时间 |
主要活动 |
第4周 |
学习“教学新常规检查” |
第11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
第11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
第13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
第15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
第16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
2018年下半年
2019年上半年
时间 |
主要活动 |
第6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
第8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
第9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
第11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
第14周 |
公开课(主题:同伴互助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观课议课(主题:提问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