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娥王佳佳师徒结对试卷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答题时注意以下事项:
全卷共7页,有15道题。满分100分(含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语文生活•日积月累】
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bó(
)大的。它在kuàng(
)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kòu(
古诗文名句填写。(10分)
十》)
黄梅时节家家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国幅员辽阔,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色成了古代诗人写作的灵感,有杜甫在泰山将景色尽收眼底的感叹:“
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但当涉猎(
)
尝射于家圃
( )
名著阅读(12分)
下面是两位同学阅读《骆驼祥子》的读书笔记,请你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读书笔记1
“看完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感受到了小人物的人生浮沉,起初他也有梦,也有追求,他一直在拼命挣扎。后来,接二连三的打击,精神意志的防线塌了,最终他放弃了自己,破罐子破摔,堕落而死。”
读书笔记2
“读了《骆驼祥子》,我感受到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一波三折,是崎岖坎坷的。我不由地为祥子的命运所叹息。祥子一开始是那样老实善良,拥有自己的梦想。可是在生活一连串的打击下,他变得不求上进,对这个世界也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
在两位同学都的笔记中都出现了祥子的梦,祥子的梦想是(2分)
在“读书笔记1”中说祥子遭受了接二连三的打击,而在“读书笔记2”中也说到生活是崎岖坎坷的。那请你说说祥子命运的起起落落(6分)
如果你有机会见到遭受了打击的祥子,你想和祥子说些什么?(4分)
【语文生活•开卷有益】
现代文阅读(19分)
三棵树(叶辛)
窗外有三棵树。
三棵水杉。
从幼苗到成材,看够了杉木生长期的种种形态和面貌,也就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了。
只是,窗外的三棵树,天天陪伴着我,用它悦目的绿,以它摇曳的树枝,显示着它的存
在。每日的清晨或是没睡的夜晚,来到阳台上开窗关窗,我总要情不自禁地端详它们几眼。
久而久之,不但看出了感情,还看出了一些过去在偏远山乡没读到的意味。
记得,我当初搬进新村的时候,三棵树都只有二层楼那么高。站在阳台上或是里屋的窗户边,我能清晰地看到三棵树的树冠,尖尖的细嫩的时常还是不那么挺直的树冠。几年时间 里,它们直直地往上蹿,蹿得和三楼的窗台一般高了,蹿得接近四楼的阳台了,蹿到四楼窗 户边了。随着它们的个头往上长,它们的主干也在粗壮起来,挺直起来,而朝着四周延伸的 枝叶,更是尽可能地向外张开,就如同一把把使劲撑开的绿伞。
但是,我很快发现了,三棵树虽然挨得那么近
,沐浴的是同样的阳光雨露,可生长的速
度是不一样的。仿佛都是15岁的少年,在一个班上,有的长得人高马大,而有
的个子矮小,乍眼看去活脱还是小孩。
我开始寻找它们生长不一的原因。
这是不难发现的。长得最高最壮的那棵树,占尽了天时地利,它离我家的窗户最远,却离新村拐弯的十字路口最近。风拂过来,最先享受凉爽的,是它;太阳升起来,最先照耀到 的,也是它。因为挨近十字路口,周围再没其他的树遮挡,它的枝干树叶也伸展得最为潇洒 自在。
挨下来是中间那棵树,它不如前头那棵长得高,枝叶的舒展也不如前头那棵自由自在, 它的旁边还栽着一棵玉兰树,和它争夺着土壤的养料、水分和光照。前头那棵树蹿得越快, 长得越高,枝干树叶伸开得越舒展,它就生长得越慢。
当然,生长得最慢最矮小的,是第三棵树,也是离我家窗户最近的那棵树。太阳升起和 落下的时候,都照不到它。斜斜的阳光辐射,都让它前面的两棵水杉和一棵玉兰树遮挡住了, 吸收去了。只在太阳当顶的时候,它才能公平地得到阳光的亲吻。由于它离楼房太近了,一 楼院子的围墙妨碍了它往里面的发展。而沿新村道路那一侧,又让第二棵树和玉兰树挡住了去路。
故此,我搬来时长得一般高的三棵树,三棵同宗同族的水杉,在我居住了几年以后,成
了自高而低、自大而小的三棵树。在窗户边远眺,在阳台上读书,抬头看见这三棵树,我总像看着一道风景,甚至还为三
棵树列成一排,树冠由高向低倾斜的线条而发出赞叹。起风了,三棵树一齐婆娑起舞。变天了,三棵树同时摇头晃脑,发出飒飒的响声。
总是生长得最高最北的树最先有动静,表现出的形态也最为洋洋自得。
我时常忖度,这一道有序的三棵树的风景,会很长久地陪伴着我,陪伴着我的家。
可这仅仅是我的愿望和想象。
那是一个风雨之夜,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雷响,我听到窗外响起一声霹雳。很惊心的, 把我从梦中惊醒。听明了是在下暴雨,我又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醒来,雨过天晴,是清新明朗的早晨。我们习惯地打开窗户,窗外的景象让
我大吃一惊。
那棵长得最远最高的水杉被拦腰折断,劈倒在地,尖嫩的树冠埋在树丛中。那样子活 像一个壮汉佝偻着腰跪倒在地呻吟。
我想起了昨晚那声惊雷,随之听到的其实不是霹雳而是水杉主干被拦腰折断时的惨叫。
完了。
这棵占尽了天时地利之先,平时最先得阳光雨露滋润生长得也最为令人欣慰的水杉,看来是成活不了。
但它活着,一枝细嫩的树冠,从被劈断的粗壮的树中央长出来。弱不禁风地往上试探地
长着、长着,竟然从最初的半尺长,长到一米多高。在这一缓慢得犹如嫁接上去的重新生长
过程中,旁边的第二棵树蓬蓬勃勃地往上蹿了起来。没有了遮拦,没有了阻挡,现在是它占
尽了天时、地利之先了,现在是它最先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了。看得出它迫不及待地抓住了
这一难得的机遇,在跳跃般地往上蹿了。蹿得树干挺直,蹿得枝叶舒展。不用说,现在是它的形态最为潇洒最为诱人了。而挨着它的第三棵树,也在不动声色地生长着,虽然不如它蹿
得高,伸展得自在如意,但它那形态,同样地惹人注目。
六年过去了,三棵树还在生长。中间那棵长得最高最壮,一左一右各有一棵树陪伴扶持
着,它还长得最为挺直。原先最瘦弱矮小的第三棵树,如今名列第二。它的树干挺直却不粗
壮,它的枝叶伸展却不能无拘无束。而原来长得最为结实粗壮、高挑挺拔的头一棵树,现在
看上去总有些别扭,它的下半截是粗圆挺直的,而在被折断的横面上长起来的上半截,显得
过于纤细,过于柔弱,一眼看去,我常常觉得它活像个鹤脖子。
窗外的这一道风景,又能维持多久呢?我时常想。
窗外有三棵树。
三棵水杉。
摘自2014 年10月23日《广州日报》
文中三棵树的生长大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请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入简洁的词句,以此反映三棵树的生长形态。(每空字数在10字以内)(3分)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第四阶段 |
第一棵树(挨近十字路口) |
长得一般高 |
长得最高最壮 |
被拦腰折断,但它活着 |
A: |
第二课树(中间) |
生长的较慢 |
B: |
最高、最壮、最为挺直 |
|
第三棵树(离我家窗户最近) |
C:
|
不动声色,惹人注目 |
名列第二 |
联系上下文,按括号内的要求品味下面两组句子。(6分)
那棵长得最高的水杉,被拦腰折断,仆在地上,活像一个壮汉佝偻着腰跪倒在地上呻吟。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看得出它迫不及待地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在跳跃般地往上窜了。蹿得树干挺直,蹿得枝叶舒展。(作者在此处连用三个“蹿”字,有什么作用?)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用了相同的两段话:“窗外有三棵树。三棵水杉。”请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你最愿意做这三棵树中的哪一棵?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阐述。(6分)
古诗文鉴赏(18分)
(一)东坡(5分)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东坡:苏轼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前两句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
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11—14题。(13分)
《爱莲说》 周敦颐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夏日赏荷》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晋陶渊明独/爱菊
C.荷花为雨/所洗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4分)
陶后鲜有闻(
每至夏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甲〗段称莲为“花中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词?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语文生活•妙笔生花】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30分)
无论是封建迷信的保姆阿长,还是身体有缺陷的车夫老王,亦或是普通渺小的清洁工人。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他们热心、善良、勤劳……
请以“小人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不得套写、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