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校合作》有感
(2012-05-01 21:47:43)
标签:
少儿宋体学业成绩家校合作新概念家校合作新感念杂谈 |
分类: A3----B8教师阅读 |
读《家校合作新感念》有感
通过阅读我国教育研究者马忠虎所著的《家校合作新概念》一书,我找到这样一些片段,他认为,家校合作,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这样一来.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家长在养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他的这一观点,强调了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的平等地位和作用,改变了我国教育界以往一直认为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的看法,平衡了家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凋动家庭对其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他同时指出,阻碍家校合作有一些因素,那么阻碍家校合作的因素有哪些?下面就家长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家长的收入
教育工作者用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解释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业成绩是不合理的。尽管社会阶层或家庭外貌预示了学业成绩中四分之一的变数,但家庭对学习的支持或互动方式则预示了学业成绩中超过二分之一的变数。收入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表现为由弱及强的正相关}但当把家庭对学习的支持考虑进来的时候,这种联系将大大降低。这就说明让所有家庭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来是多么重要,‘我们不应满足于只让那些易于联系的家庭参与进来,我们不能让学校员工的偏见阻拦所有的家庭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包括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和少数民族家庭’。其实最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家庭参与的力量。
如果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理解是消极的,那就会在家校合作中形成一道壁垒。这种情况的存在,一般是源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缺少时间解决问题和进行对话。在现实中,家长和教师并不总是视对方为团队中的一员,当某个学生出现问题时,他们总是倾向于相互指责。双方都掉进这样一个陷阱中,那就是期望对方只扮演他们传统的角色。例如,近几天,我班发生学生丢钱的事件,结果在有个学生的书包里被我翻出来了,等我叫来家长,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等晚上时,接到家长的电话,说孩子说是其他学生硬装进自己的书包里的,自己不敢说。等到第二天,我重新找到他,问清到底是自己装进去的,还是别人装进去的,小学生不需撒谎。孩子承认还是自己装的,昨天向家长说谎了。我只好再找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再次说清楚这件事。家长最后满意的走了,原来带着怨气,怒火,走时轻松了。事实上,如果家长和老师都停止指责对方,而把重点放在共同解决问题上,学生会做得更好。而且,当双方都在朝着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方向努力时,双方的角色也就不会一成不变。
3、其它障碍
其它阻碍家校合作成功的障碍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教育工作者障碍、家长障碍、家校关系障碍。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障碍包括对学生表现运用消极的交流方式,对家庭从事学校事务的能力具有成见,缺少把家长当成合作者一起工作的培训,害怕与家庭发生冲突,缺少与家庭联系项目的研究成果:对家庭来说,这些障碍包括面对学校工作人员时的无力感和被动感,以及经济、情感和时间束缚;对家校关系来说,这些障碍包括交流及有意义的互动时间有限,交流主要集中在学生发生事故时,以及建立信任的时间有限。家长、教师交流的时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