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读后感
(2016-06-26 17:34:04)分类: A4项目评价 |
《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读后感
《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的Marylou Dantonio。国外的书籍像我们国内的常见的书籍,有结论,然后有具体的例子进行阐述,特别是这些结论都是很有价值的,很值得大家推广的,且不论实际效果如何,但整本书给你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但《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这本书,跟许多介绍国外纯理论研究的书籍一样,她向我们阐述了他整个研究的过程与思考,看起来显得有些杂乱,让我们有些无从下手。必须让我们沉下心来,一点一点琢磨,才能琢磨出一点点味道。我虽然琢磨了很久,但是琢磨出来的东东还是很少很少,需要我再静心琢磨琢磨。
为思考而教学是优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本书所倡导的一个重要观点。教学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思考,让孩子离开你的教学,他依然能用你所指导的方法进行学习,而非是离开教师的指导,他就不知道干什么了。这是我读了这本书,结合自己平时教学,更加坚定的一个信念。从研究上,我们应该有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的改变,而落实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走向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某种理解,而是教师更关注倾听学生的认识与想法,在学生需要点拨的时候采取有效的追问方式,在思维过程的展示过程中达到认识。从而一举两得,一是达成认识,二是习得达成类似认识的思维操作过程。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其中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教学时,我想如果没有看过书,没有有效提问的意识,我们可能就仅仅停留于孔雀舞是傣族人民的特色舞蹈,从跳孔雀舞也能认识到这一所民族小学。但现在呢?我们是不是还得发问与引导:孔雀舞(摔跤)是某个民族的特色,你怎么知道的?你还知道一些什么呢?杨丽萍是云南民族舞蹈的代表人物等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当地的人土风情是与当地的特色是分不开的。关注一些词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文章的内涵的,我们要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
想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例子或许能说明一些什么,但真正写下来时,我又发现它说明不了什么,自己刚才还有点明晰的思想又糊涂了。或许这也说明了我在思考吧!
但不管怎么样,《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自己曾经的设想与一些做法,我会继续努力攻克这本书的,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明白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