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开课《作文指导课<陌生化语言>》

(2013-01-09 18:26:17)
标签:

杂谈

时间:2012年1月9日

地点:九年级(8)班

开课老师:吴雪谦

过程:

http://s16/mw690/94e88bf8gd2d889a12e2f&690

上课中

http://s16/mw690/94e88bf8gd2d88ec86cef&690

教案及反思:

《语言,让“熟悉”走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名家陌生化的语言,认识语言的陌生化。

2、通过总结名家陌生化语言的写法,培养学生陌生化语言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陌生化语言的写作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

1、我们先来感受下周杰伦的歌。

听《东风破》片段: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 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 

听《爷爷泡的茶》片段:

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                   

听后,学生谈感受。

2、通常我们会用什么词来形容思念和时间?   

明确:我们习惯了用我们熟悉的思念很深、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来形容思念和时间这些词句,方文山却用了瘦、偷,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陌生化。 这对于我们写作的启示:如何让我们熟悉的语言走开,来换一种说法,以期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获知方法

(一)、方法一:搭配的反常

1、举名家例子

例: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这句诗在语言上和我们平常语言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一般是说什么长势良好?(稻子等)而这里却用蛙声,用词很新奇。

 明确:说“蛙声”“长势良好”,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像这样的超常搭配会给读者带来新奇的语言感受,表达独特丰富的意思,并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回头赏析歌词: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明确: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思念可以用胖瘦衡量,已经让人惊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如流水一般的过去的岁月,竟然用了一个“偷”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但这样一种违反常规的搭配却无比充分地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痛苦,给人一种时间逝去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

3、练习

  有名的峨眉山,所谓风景奇特,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我欣赏过一个星期。虽然多变化,可是气势______,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许钦文《鉴湖风景如画》)  

明确:多数同学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填了“恢弘、磅礴”,因为“气势恢弘、磅礴”是人们习见的说法。“急促”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渲染了峨眉山景观的特点,下句的“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这是对“急促”的进一步阐释。由此可见,“气势急促”这一搭配,的确堪称别具匠心。

(二)方法二:比喻的新奇

1、举名家例子再次熟悉

例:星星像萤火虫   

星星宛如小心举着的蜡烛    

星星仿佛一个微弱的希望     

明确:萤火虫、蜡烛是具体的,而微弱的希望是抽象的,这里化抽象为具体,让我们感受到了比喻的新奇。

2、学生赏析歌词:

  《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           )”

  幅泼墨山水画

 明确:这里,“本体”、“喻词”、“喻体” 分别是 “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陆羽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这“茶”和“泼墨山水画”的相似之处,便是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绵长的风味与丰富的内涵。

3、练习:

老妈的唠叨,有如______________,令人心烦意乱。《圣经》
原文:滴滴答答的漏雨。

(三)方法三:词语并置

1、举名家例子

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确:全曲由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名词,作者将这十二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了这四幅优美的画面。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表面看本曲并无华丽美妙之处,然而,正是作者看似不经意的名词整合却写出了这千古名篇。

   例2: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亲爱的爸爸妈妈》)          

明确: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易激发读者的想像,使读者充分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

……

三、趁热打铁

1、期中考结束的铃声响了:

2、再也跟不上落叶的步伐了,______________

要求:二选一,使用陌生化的语言,描述当时的画面(包括所见所闻所做所思)

四、结束语:

打破常规,打破束缚,我们的语言自然能在春日暖雨蔓延的新绿中沾染满身沁人心脾的芬芳,又何愁习作的创意不能层层出新。换一种角度,换一种说法,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丰富?换一种说法,去表述我们作文的语言,相信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风景。

 

 

教学设想:

本节课缘于:语言运用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平时学生的作文语言中有大量的空话、套话、假话。语言缺少新意、缺少生命力。教学过程主要是范例加演练——通过典型的例句让学生读、感受,再进行学法归结,进行实战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反思:

从课堂的学生反映来看效果不是很好,学生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个别问题还是不能回答,导致达程度没有所设想的要求;很是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