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鼠李糖脂的结构

(2012-04-17 15:53:40)
标签:

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

鼠李糖脂

结构

杂谈

分类: 基本介绍

  鼠李糖脂的结构多达几十种,一般在学术界经常看到双鼠李糖脂和单鼠李糖脂R1、R2、R3、R4的表述,这是什么意思?分别代表什么?

  单双是指鼠李糖脂结构中的糖环的数量,外文文献表示为:di-rhamnolipid(双)、mono-rhamnolipid(单)。

  最早的关于鼠李糖脂的定义来自于Jarvis和Johnson(1949),其定义的双鼠李糖脂{[a-L-rhamnopyranosyl-(1-2)-a-L-rhamnopyranosyl-3-hydroxydecanoyl-
3-hydroxydecanoate]
>>>[α-L-鼠李糖基-(1-2)-α-L-鼠李糖基-3-羟基-癸酰-3-羟基癸酸盐],也就是后来我们称为的鼠李糖脂3或Rha-Rha-C10-C10},是铜绿假单胞菌可以产生的几十种同类物之一,主要在脂肪酸链长度和饱和度中有所变化(Déziel等人 1999)。

  链长的变化一般从C8C12,少数情况下会有C14。已知的所有链长(如:-C10:1-C12:1)的鼠李糖脂结构中,均观察到了单键和双键。主要几种鼠李糖脂结构中一般包含两个通常长度相同的脂肪酸链。由铜绿假单胞菌培菌的较常见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双鼠李糖脂(上面所述),一种单鼠李糖脂{[a-L-rhamnopyranosyl-3-hydroxydecanoyl-3-hydroxydecanoate]>>>[α-L-鼠李糖基-3-羟基癸酰-3-羟基癸酸盐],也叫做鼠李糖脂1Rha-C10-C10}。所谓的鼠李糖脂24是另外一种双鼠李糖脂和单鼠李糖脂(分别为Rha-Rha-C10 Rha-C10),各具有一个β-羟基癸酸基,最早的报道是用假单胞菌DSM287437℃培养代谢的Syldat等人1985)。单双鼠李糖脂普遍的化学结构和术语如图所示。

http://s13/bmiddle/94e6b5edhbddb84f7f55c&690

单鼠李糖脂和双鼠李糖脂的普遍结构及术语表、m,n= 4-8 (JarvisJohnson 1949; EdwardsHayashi 1965; Itoh等人1971; Syldatk等人1985a,b; Gruber 等人1993)

 

 

  它们顺序出现在假单胞菌DSM2874提取物的色谱分析上之后,被叫做鼠李糖脂1-4Syldat等人1985a,b。虽然鼠李糖脂1-4的叫法已经很老了,但它们仍然被普遍使用。然而,还有两个类型的鼠李糖脂是αC10:1-Rha-C10-C10(被定义为鼠李糖脂A)和αC10:1-Rha-Rha-C10-C10(被定义为鼠李糖脂B)。它们由Yamaguchi Sato (1976)报道,且分别代表了Rha-C10-C10(鼠李糖脂1)和Rha-Rha-C10-C10 (鼠李糖脂3)α癸烯酸αC10:1)酰化衍生物。这是有关酰化产物鼠李糖脂同族结构的唯一报道。

  我们目前能见到的相关报道中还是经常会使用鼠李糖脂1-4(或R1-R4)的说法,但很多文献的表述并不是很统一,比较乱,我们在使用或检索文献时还是以具体结构式为准,这样不容易出现差错。

以上内容参考Markus Michael Müller(马库斯·迈克尔·穆勒)的部分论文。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