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克与千克》评课稿

(2013-05-23 18:10:28)
标签:

白岩校区

教育

分类: A3--(B5-B7)校本研训听评课

《克与千克》评课稿 
                                          
黄田小学白岩校区    潘礼东

《克与千克》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质量单位,但是质量单位并不像长度单位这种这么直观,它让学生理解有点抽象。但该老师能较好的把握教学的脉络,攻破教学重难点。优点如下: 
一:该老师教具准备充分为上好一节课打好基础。个人素质很好,特别是普通话很标准。 
二:在导入环节,该老师用喜洋洋与灰太狼的运动会背着赛跑的动画片,让学生感受到物体有轻有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在新课教学中,该老师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议一议、猜一猜等手段,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练习题的设计比较巧妙,难易得当富有层次性。 
不足之处; 
一:认识各种秤时老师一一介绍他们的名字就可以,本节课重点介绍天平的用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使用游码比较困难,老师可以自己做一个一克的砝码。这样学生操作的比较容易一些。 
二:学生对千克的认识不到位,有条件的话可以每组准备一个盘秤,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小组合作中来动手操作感受1000克和1千克质量是相等的。 
三:说体重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但是如果让学生猜一猜现场的老师或学生的体重是多少,再来验证一下。这样会让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认识的到升华 
四:学习克时,老师可以多准备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10克的,50克的,100克的500克的让学生感受到克表示比较轻的物体 
怎样让课堂活而不乱,怎样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怎样让40分钟更有实效,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让我们多走进名师的课堂,多研究教材教参,或许会有更深的领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