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评课稿
(2013-05-23 18:10:28)
标签:
白岩校区教育 |
分类: A3--(B5-B7)校本研训听评课 |
《克与千克》评课稿
《克与千克》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质量单位,但是质量单位并不像长度单位这种这么直观,它让学生理解有点抽象。但该老师能较好的把握教学的脉络,攻破教学重难点。优点如下:
一:该老师教具准备充分为上好一节课打好基础。个人素质很好,特别是普通话很标准。
二:在导入环节,该老师用喜洋洋与灰太狼的运动会背着赛跑的动画片,让学生感受到物体有轻有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在新课教学中,该老师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议一议、猜一猜等手段,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练习题的设计比较巧妙,难易得当富有层次性。
不足之处;
一:认识各种秤时老师一一介绍他们的名字就可以,本节课重点介绍天平的用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使用游码比较困难,老师可以自己做一个一克的砝码。这样学生操作的比较容易一些。
二:学生对千克的认识不到位,有条件的话可以每组准备一个盘秤,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小组合作中来动手操作感受1000克和1千克质量是相等的。
三:说体重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但是如果让学生猜一猜现场的老师或学生的体重是多少,再来验证一下。这样会让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认识的到升华
四:学习克时,老师可以多准备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10克的,50克的,100克的500克的让学生感受到克表示比较轻的物体
怎样让课堂活而不乱,怎样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怎样让40分钟更有实效,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让我们多走进名师的课堂,多研究教材教参,或许会有更深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