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2016-10-08 11:24:45)

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质量才有保证。为进一步加强本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推进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特制定《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温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温政办〔2014〕137 号)、《 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温教办研〔2016〕64号)等文件精神,落实《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加大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及学业评价改革力度,改进课程与教学管理,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有效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明确要求

对学区的要求

    1.统整引领。各学区要引导学校牢固树立课程意识、质量意识、教学常规管理意识,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研训计划。

    2.建章立制。要建立“教学常规管理专项视导”工作机制,督促并指导学校落实教学常规,每学期要开展区域教学常规管理调研,重视调研结果的反馈、交流和后续跟进,发挥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功能。

    3.学习培训。各学区要引导学校将教学常规的落实与深化课程改革、校本研训等相结合,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训活动,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教学常规管理专题培训会。

    4.组织考核。各学区要根据《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相关要求和量化标准,组织开展区域内学校年度考核,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教学常规管理的先进典型,提炼管理经验。

对学校的要求

    5.组织管理。校长是教学常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教务处在校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要设立常规管理领导小组,履行监督学校常规管理的相关措施及制度落实。学校要重视教学常规检查的实效性,形成精细化管理机制,开展教学

巡视活动,完善管理措施,促进有效教学。

    6.课程建设。要严格执行省、市、深化课程改革意见,强化课程意识,落实好基础性课程,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实施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7.备课管理。要建立备课检查制度,一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的备课检查,注重备课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课堂教学调研相结合。检查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设计检查重点要关注学情分析、学习活动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等,尊重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特点,要求新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重点关注规范性,鼓励骨干教师创造性地备课。每次教学检查后有数据与案例的分析反馈。集体备课要注重个人改进与反思。

    8.上课管理。要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为主”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独立思考的质量,加强课堂学习习惯指导,科学安排课堂练习,保证自主学习时间。建立课堂教学调研指导制度,定期进课堂调研,以学科教学目标实现和学生学习行为优化作为评价标准,重视调研后的反馈、交流和行为跟进。

    9.作业管理。要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作业布置指导细则,控制和协调各学科作业总量,指导教师规范、合理地布置学科作业。鼓励学校创新作业形式,倡导个性化的作业设计,积极开展有益的课外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爱阅读”活动。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作业检查制度,指导教师采用合适的作业批改形式,运用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和数据来改进教学,特别关注后20%学生的作业辅导。

    10.评价管理。关注教学质量评价,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实施低段学业分项目评价,重视低段与中高段学业质量评价的衔接。加强教师命题和分析能力的研修,每学期要指导教师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设计评价项目或试题命制,能针对评价结果开展数据分析和撰写质量分析报告。

11.校本研修。学校领导要深入教研组,督促和落实校本研修活动。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不少于3次的基于学科特点的主题研讨活动,及时发现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12.资源建设。发挥网络优势,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如教学设计、媒体素材、课件、微课、常见问题解答课件等。通过互联网平台,建设共享的网络资源群,如特色教师个人网站、学科教学网等。通过多种方式自建资源库,充分发挥资源库的实用价值,让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对教师的要求

    13.备课要求。要按照温州市教学研究院制定的各学科备课常规相关要求进行备课。(1)教学计划要有学情分析、教学措施和教学进度,不同学科教学计划数量和内容应有所不同(具体参照温州市各学科教学常规中相关要求),并要在学期开学第一周内上交学校。(2)备课教案不少于教学用书建议课时数,7年以下教龄及新教科目的教师备课必须编写详案,7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详案不少于教材课时数的80%,任教(兼)两门及以上学科的教师,除任教课时数最多的学科外(建议以本专业学科为任教主科),其他兼任学科可以采用精准、实用的简案。(3)采用手写备课或电子备课,格式均要采用温州市各学科教学常规中教学设计参考格式,参考他人教案的必须有明显的二度备课痕迹;层次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采取活页批注备课,但批注必须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课堂主要学习活动、板书设计等内容。(4)不得以课件代替教案和直接使用现成他人教案集,不能把集体备课理解为分课时或分单元独立备课然后交换使用。(5)备课格式中必须留有课后反思,语数学科课后反思的次数应不少于总备课数的20%,其它学科不少于30%。反思内容要结合具体的课例,具有针对性,要从学的角度反思老师的教,要分析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要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4.上课要求。各学科教师上课时要体现温州市各学科上课常规中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课型具体要求,并努力将具体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要激发学习兴趣,要注重质疑问难,要积极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体现“以学为主”,有效进行学法指导,构建民主、开放和高效课堂。合理使用教学辅助手段,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并注重实效。

    15.作业要求。课外作业量要控制,所有文化学科总量:小学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内。作业布置要体现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和创造性;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难度要适中。具体按照温州市小学各学科作业布置相关要求来布置作业内容,任课教师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教师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准确。对规定的作业要全批全改,重视作业的二次批改和延迟评价。作业评价宜采用等级制度,以激励为主,提倡针对性地写上激励性评语。不得统一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

    16.评价要求。小学低年级采取“项目评价”,其他年级采取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业检测。各学科根据温州市小学各学科评价常规所要求的评价内容要求确定评价内容,项目设计要科学合理,命题难易要适度,题量要适当,要紧扣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选择评价内容。每次检测后,任课教师要科学分析测评数据,既注重学业成绩的分析,更要关注学业负担、师生关系、学习动机等方面分析,备好和上好试卷讲评课,力求以测促教。

    三、措施保障

    1.积极宣传。各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有效落实教学常规对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性,积极营造“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的浓厚氛围。学校要及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指导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并与自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内化为实践行动。

    2.学习培训。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各学区(教育局直属小学)组织对全体小学研训员、学校教务主任及全县全体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活动,知晓率要达100%。

    3.加强管理。全县各小学要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成立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对照本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教学常规考核办法,确保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4.开展督导。教育局相关科室、学区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全县各小学进行督查。重点查看相关过程性材料、实施效果等。适时组织有效落实教学常规现场会,推广经验,树立典型。

    5.组织考核。教育局、各学区将根据《永嘉县教学小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试行)》(附件1、附件2)和《永嘉县课程改革和质量提升奖励方案》相关考核要求和量化标准,组织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年度考核,对教学常规管理成效显著的学校、先进教师等给予奖励,对教学常规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学校评优评先资格、取消教师晋升职务和评先评优资格。

 

    附件:1.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考核量化表(学校)

      2.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考核量化表(教师)

 

 

 

 

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永嘉县教育局办公室                          2016年9月7日印发


附件1

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考核量化表(学校)

           学区________     学校________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权重

     等级

小计

A

B

C

D

组织管理

1.设立教学常规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理、明确。

2.制定教学常规管理相关措施及制度,

3.期末有考核、有总结、有反馈。

10

 

 

 

 

 

课程建设

1.学校严格执行省、市、县课程改革意见,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按要求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落实好基础性课程,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3.积极参加课改项目申报和课题研究。

10

 

 

 

 

 

备课管理

1.建立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备课检查制度,一学期不少于2次定期检查,检查内容要全面,检查不流于形式,突出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每次检查后有总结材料,有数据与案例的分析反馈,

3.备课考核结果要实行等级制。

20

 

 

 

 

 

上课管理

1.建立课堂教学调研指导制度,校级领导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中层领导每人不少于20节。

2.学校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为主”课堂教学研究,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1节公开课。

3.重视教学调研后的反馈、交流和行为跟进。

20

 

 

 

 

 

作业管理

1.学校制定相应的作业布置指导细则和符合学科特点的作业检查制度,

2.指导教师采用合适的作业批改形式和评价方式,

3.对后20%学生作业帮扶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

10

 

 

 

 

 

评价管理

1.小学低段实施项目评价,

2.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设计1份评价项目方案或试题,

3.学科教师和学校要对期末检测结果开展数椐分析,撰写质量分析报告。

10

 

 

 

 

 

校本研修

1.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校本研修制度,

2.学校领导要深入教研组,督促和落实校本研修活动,

3.有效开展修“项目制”校本研修,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不少于3次主题研讨活动。

15

 

 

 

 

 

资源建设

1.学校要建立教学资源库和建设共享的网络资源群,

2.学校要充分发挥资源库的实用价值,开展相应的学习交流活动,

3.学校要及时更新和充实资源库的内容和数量,逐步提高教学资源库建设水平。

5

 

 

 

 

 

 :A、B、C、D等的分值区间分别是权重的(90%—100%)、(80%—89%)、

    ( 70% —79%)和(60%—69%)。

                            合 计

 

附件2

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考核量化表(教师)

     学区________   学校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

项 目

指 标

权重

等 级

小计

备课

(30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A

B

C

D

 教学

 计划

学情

分析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能力状况等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教学

措施

据教学内容及学情,结合上学期教学对象的质量分析,提出全面提升质量的教学具体措施。

教学

进度

写出各单元、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数、课时分配和时间安排。

 教学

 设计

教材

处理

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地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改变、拓展和补充,

 

 

 

 

 

 

20

 

 

 

 

 

 

 

 

 

 

学习

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制订三维目标。

过程

方法

1.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板块,化教为学,

2.根据学情确定重点指导内容,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4.重视二度备课和自创教学设计。

 教案

 数量

要备足课时,不同的学科、课型都得有备课教案,一课时要一案。

 教学

 反思

 

 

 反思

 内容

从学的角度反思老师的教,分析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

 

 

 

 

 

 反思

 数量

语数学科课后反思的次数应不少于总备课数的20%,其它学科不少于30%。

课堂

教学

(30分)

学习

过程

学生

参与

1.有充足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学生学习时间不低于15分钟,

2.学生广泛参与课堂学习全过程,投入参与学习的人数要达到90%以上 ,

3.能深度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的学生人数达到20%以上,

4.有良好的倾听、记录、整理、讨论等学习习惯。

 

 

 

 

 

 

20

 

 

 

 

 

教师

引导

1.营造积极、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

2.以符合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促成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学法指导清晰。

3.有效组织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实现及时的针对性反馈与补助学习。

学习

效果

 目标

 达成

 

以适当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完成当堂任务达标率为90%以上。

10

 

 

 

 

 

 情感

 体验

学生有普遍的愉悦表现,对后继学习产生期待。

作业

设置

批改

(25分)

 

 作业

 布置

内容

形式

1.注重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以求实效性,形式要多样化,

2.作业要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整洁美观,

3.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遍。

15

 

 

 

 

 

作业

数量

注重减负提质,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积极执行作业量的相关规定。

 作业

 批改

批改

态度

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准确,对规定的作业要全批全改,重视作业的二次批改。有错题记录。

 

 

10

 

 

 

 

 

 

 

作业

评价

作业评价宜采用等级制度,以激励为主,有针对性地写上激励性评语。

质量

测评

(15分)

 

内容

形式

 

 

 

 

 测评

 内容

命题难易适度,题量适当,注重层次性、开放性,要紧扣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进行命题。

10

 

 

 

 

 

测评

形式

低年级采取“项目评价”,有评价方案;其他年级采取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测评。

 

结果

处理

测评

分析

1.科学分析测评数据,既注重学业成绩的分析,更要关注学业负担、师生关系、学习动机等方面分析,力求以测促教。

2.备好和上好试卷讲评课,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要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

5

 

 

 

 

 

测评

反馈

1.严禁按成绩给学生排名。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结合。

 过程

 记录

归档建立过程性管理和总结反思材料。

 :A、B、C、D等的分值区间分别是权重的(90%—100%)、(80%—89%)、

    ( 70% —79%)和(60%—69%)。

                            合 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