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2013-12-29 08:39:59)
标签:

风光

优秀作品

笑脸

摄影师

镜头

文化

分类: 关于新疆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新疆诱惑,光影魔力。对于李学亮来说,摄影和新疆,便注定是他一生所系。传奇久远,浩瀚神秘,李学亮是如何寻到了新疆之美?光影变幻,瞬间凝固,李学亮又是如何用镜头展现新疆之美的?请关注新疆艺术研究所专业摄影师李学亮的摄影生涯及优秀作品。

 

李学亮:镜头有魂系新疆

 

  穿越新疆,相遇人间的最美,实现此生的最爱——对李学亮来说,他所有惊心动魄的经历和回忆,都和新疆的山水草木有关,和摄影有关。作品之外,他的那些和作品紧密相关的拍摄经历,同样静止成此生的永恒。如同青春闪烁的季节里,初次为爱情的心跳般,他遇见了夺人心魄的魔鬼城;如同夏夜星空下,星光迷离的梦境一样,他看见了绚烂如火的胡杨;还有,他永远会记得他靠近神圣的博格达时,心里怀着的敬畏,以及阿尔金山在他的生命里,镌刻的无与伦比震撼。新疆,是他的双足和双眼最渴望到达和靠近的。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夺人魂魄魔鬼城

 

   在李学亮的眼里,新疆数量众多的魔鬼城是大自然这位大师尝试先锋派艺术风格的杰作。耸立在新疆版图上的雅丹地貌,就是大自然的野兽派雕塑作品展示台。“雅丹”,是维吾尔语,意即“陡壁之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魔鬼城”。沐浴着金色阳光的魔鬼城,展现的不仅仅是苍凉,更有宏大与震撼,甚至辉煌。

  第一次去奇台“魔鬼城”,天公不作美,在“魔鬼城”中停留了三天,最后索然而归。但是“魔鬼城”神奇的地貌却给李学亮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魔鬼城里都是“先锋派”艺术的“泥塑”,是水和阳光的魔力塑造了这些色彩多变的艺术奇迹:黄色、红色、黑色。尤其是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泥塑”们在苍凉的同时,更显出气势恢宏的堂皇,所以凡是到魔鬼城的游客都盼望着阳光灿烂的日子。

  奇台“魔鬼城”在离奇台县城西北280公里的荒漠中。从县城出发,没有公路,连便道也只有190公里,以后就是荒漠了。第二回李学亮独闯了奇台“魔鬼城”。带足干粮和水,一大早他就匆匆上路了。下午前方出现了那些被称作“雅丹地貌”的小土包。上亿年的风蚀雨蛀,使它们看上去像上古时代的城堡,浑厚、原始,色彩斑斓,散发着自然幽古的气息。爬上一座大土包,朝四下一望,眼前的景致惊呆了李学亮。沟壑蜿蜒间,红色的土包层层叠叠,如古塔成群,又似群山巍峨;细看之下,雅丹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像匍匐的藏獒,有的似战马长啸,恍然如入幻境。

  短暂的恍惚之后,李学亮背起相机,向高处走去。宙斯神像、斯芬克司雕像、古朴的吴哥窟、雄伟的金字塔……只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里你能看到整个世界。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李学亮作品:《银装素裹》


心神欲飞博格达

 

  看着博格达长大的李学亮,对这座神山的感情非同一般。走遍新疆的李学亮拍摄了上万张照片,但是每次经过博格达,看到远处的山峰,都使他回忆起了小时候的梦。这座神灵之山,似乎披着神秘的面纱,吸引着他带着憧憬与朝圣般的冲动,向它靠近。博格达是蒙语“神灵”的意思。它是天山东段的一条支脉,虽然并非天山诸多主峰之中最高的,但却由于它的奇与险,成为西部民族心中最有神性的山峰。

  拍摄博格达,李学亮开车走到阜康市的白杨河,后面的路只能骑马前进了。一匹马,一个哈萨克向导,李学亮早晨天刚亮,就出发了,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向导非常好奇地打量着问:“你一个人去博格达峰干什么呢?”去拍照片的回答,向导有些不屑,向导扬扬眉毛。花费这么多劲,就是为了给一个山照相么?在陡峭的山路上,艰难地行走。十几个小时后,当两人到达博格达峰脚下时,天已经黑了。六月的博格达,晚上的气温仍然将近零下二十度。在星空下支起帐篷,蜷缩在睡袋里。

  清晨,钻出帐篷的李学亮,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云烟雾霭之中的博格达峰,神秘而飘渺,雄伟而冷峻。被一种膨胀的情绪撞击着的李学亮灵感如泉水般的涌了出来,支起相机,掀动快门。那一刻,李学亮完全忘记了自己,着了魔似地融化在镜头中,如痴如迷,似颠似狂。转过头来,李学亮看见哈萨克小伙子由衷的笑脸。李学亮被博格达峰的美丽感动了,而向导,被李学亮的痴狂感动了。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李学亮作品:《沙漠月》

 

炫目惊心胡杨魂

 

   新疆多处生长着胡杨。在金秋季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的胡杨是最有特色的。得到胡杨的消息是在一个维吾尔族饭馆,店主是一个满脸胡子茬的维吾尔族师傅,“想吃什么?吃什么有什么!”他吆喝道。李学亮开了个玩笑,说他想吃胡杨。这位大师傅却认了真,他说:“在我的家乡,有很多两三个人也抱不过来的大树,这个时候树叶都黄黄的像金子一样,树底下的沙子像大海一样,不信你去看一下﹖”一听之下,李学亮顿时来了精神,“你的老家在哪里?”

  “尉犁!”

  到达尉犁县时,天已经黑了。第二天一早,天刚亮就出发了。在县城外不远处,一个牧羊人指点着那“不喝水也死不了的大树”,说就在罗布人村寨。

  找了一位向导,背着摄影包李学亮就和向导出发了。在经过一个涝坝之后一大片金黄色出现了。这种颜色并不是单纯的黄,而是层层叠叠,有浅有深。浅的几乎透明,而深的又是那么凝重。在风中,这一片丰富且不时变换着的色彩摇曳着,让人不知这种灿烂来自何处。相机、快门,李学亮竭力地想留住这一刻,留住胡杨宁静又炽热的灿烂。他惊诧于胡杨的苍劲——粗大的树干布满岁月刻痕;虬结的枝桠,不知是何时的飓风让它们倾斜却不忘记向上攀升。往胡杨林的边缘行进,地上的沙丘逐渐的多了、大了,而那些枯死的胡杨,失去了枝叶,却依然挺立着。干皱的树干,经过风雨的洗礼,已变得有些泛白,残损的枝桠,却依然顽强、歪斜地伸向天空。这镜头定格于李学亮的脑际,成了心灵深处永不凋零的葱郁。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危险魅惑阿尔金

 

  虽然时隔两年,但2002年8月历险阿尔金山,却犹如昨天,每一个细节皆清晰在目。

  先是从若羌县出发。原本只有300多公里的路程,由于修路,颠簸了14个小时之后,终于到达了第一站茫崖镇。区政府的袁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请到祁曼塔格乡的曹书记做向导。

  从茫崖镇到祁曼塔格乡是300公里的土路,进入山区,自然形成的土路特别难走。正值雨季,洪水把路冲得没了形状,夹带了沙土的水变成了深红色在路上流淌。车常常要没深没浅地从水中淌过,李学亮提心吊胆地往前冲。五六个小时之后,海拔越来越高,汽车吃力地向前爬行。忽然间,在海拔5400米的高度,看见湛蓝的湖水,真有一种进入梦境的感觉。湖的四周被黑色和黄色的小山包围,湖中黄鸭成群,岸上却看不见一棵树。正陶醉在这一美景中的李学亮突然发现,前面看不见路了,汽车必须在湖的边缘行驶。

  摸着黑,在车灯的光照中左拐右弯地走。将近12点时,曹书记说,到了乡政府。由于李学亮带的汽油,只够一辆车进山,清晨,他和曹书记定好路线,约定5天,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就在原地等候救援。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那晚,李学亮宿营在一个废弃的保护站。第二天,他的目的地是大九坝草原。那里的景色美得仿佛世外桃源。野兔、狐狸和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不时在车前蹦跳而去;说不上名字的植物,开着美丽的花,在风中摇曳;美丽的小鸟在草丛中啁啾。夕阳下,草原仿佛蒙上了金黄的纱一般,幽静而又清新,朦胧中,透着一丝神秘。架起相机,李学亮将大美凝固。

  接下来,李学亮的车仍如孤魂般在草原上游荡。随行的向导吐尔逊忽然说,若碰上野牦牛,一群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头。单独的野牦牛,都是被赶出牛群的公牛,剽悍而且暴躁,没人敢惹。李学亮正琢磨着吐尔逊的话,汽车拐了个弯,靠近一个土坡,突然,前方出现一个庞然大物。牦牛!牦牛!吐尔逊惊呼。它盯着车,那眼神杀气腾腾!飞速掉转车头,驾车狂逃。没想到,牦牛追了上来。真害怕前方有沟,谢天谢地,追了五六分钟后,它放弃了。

  他俩顺畅地呼出了一口气。准备返回的那一天,下起了大雨。归途夜雨中,仍清晰看见奇特的阿尔金山——石灰岩山拔地而起;风蚀柱、风蚀城堡,千姿百态;还有雄伟的木孜塔格峰,在皑皑冰雪之中,超越众生,与天空靠近。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李学亮的摄影生涯

 

李学亮作品:新疆四季风光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