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银幕”有个约定的女人家
有一天,新疆阿克苏阿瓦提县多浪乡赛克孜奥塔克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坐着一百多名维吾尔族村民。乡亲们,给你们放消防电影来了……”这时,一位风尘仆仆的汉族中年妇女人还未到,她那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已经飘了进来,会议室里此时掌声一片。
这位中年汉族妇女,就是阿瓦提县电影放映管理中心主任乔光华。在阿瓦提县,乔光华可谓是一个无人不知不人不晓的“名人”。从事电影放映工作已有35个年头的她,曾先后被文化部评为“优秀放映员”、国家广电总局表彰为“全国优秀农村电影工作者”、中国电影协会表彰为“农村电影工作先进工作者”。去年,她又以自己的善良和淳朴,赢得了“中国好人”的称号。

2月14日这天下午,阿瓦提县电影放映管理中心的放映员库尔班.尼牙孜随乔光华一起来到了赛克孜奥塔克村。他们要为村民放映电影《峰火木兰山》和《革命到底》两部电影。而在放电影前,乔光华先是请村民们看一段大约10分钟的消防安全公益片花。
当天,在电影放映之前,身带“消防志愿者”绥带的乔光华,用流利的维吾尔语向村民们说着什么。“她在向村民们讲村民常见的火灾怎么样预防呢……”正给村民们发消防宣传单的库尔班.尼牙孜说。约十分钟后,电影开始放映了。见电影开始正常放映了,乔光华向村民们告别,因为她要去下一个放映点去了。只见村民们热情的向乔光华挥着手,并说着什么。“他们是在说‘华华’,希望你常回来看看呀……”放映员李海军自豪地说,乔光华在阿瓦提县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县村的123个行政村的村民们虽然不知道她叫“乔光华”,但都认识她,亲切地叫她“华华”。
乔光华告诉笔者,当天是她35年来放映的第7000场电影,也算是一个小段落。
我是个电影迷,“华华”她们每次来放电影我都会来看,她们通过穿插动画、图片及音频讲解等形式来普及消防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农民文化生活,也使我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掌握到消防常识,真所谓是一举两得。”村民毛拉提?艾不拉音高兴地说。
赛克孜奥塔克村70岁的村民艾则孜.买买提力:“自华华放电影起,我就一直是她的观众,那个时候带着家里的老人来看,后来带着孩子来看,现在是自己让孙子陪着来看,她还给我们讲关于家里不让着火的办法,还给我们放那些着大火后的场面,让我们吸取教训。”
“我们的‘华华’大姐,可以说是农村的精神食粮传播者。’”该县县委书记鲁晓忠自豪地说,35年来,‘华华’大姐从原来的小姑娘,把自己的人生岁月交给电影放映事业。正是她对电影放映工作的执着,心系着全县的农民,全县老少都知道有一位名叫‘华华’的大姐。
乔光华的同事吐鲁洪.艾山说,近35年来,平均每年至少要放映1000余场,而行走的路最远的有80公里。这些年来,乔光华和她的放映员们就往返回于各个村庄、部队、企事业单位。大概算一下,赤道的周长约是4万公里,乔光华这些在放电影中所走的路,足可以绕赤道7圈。
乔光华回忆,自小受当放映员的哥哥乔光明的影响,她非常喜欢看电影。1977年初,初中毕业的她,是带着能经常看上电影的私心,也是怀着一份好奇之心,就跟着哥哥学起了电影放映。
“说她是好人,我觉得一点儿都不夸张。”这是阿瓦提县委书记鲁晓忠乔光华的评价。
笔者从该县文明办了解到,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11年度8月份“中国好人榜”名单日前揭晓:乔光华当选敬业奉献类好人。而且,她还是全疆唯一获此殊荣的人选。
在谈到自己当选后的感言时,乔光华说:“其实,我倒觉得这荣誉给的太大了,因为我确实喜欢干这行,无论怎么样我都舍不得。当然,已经干了30多年了,真让我突然放手,心里肯定会有想法的。”
在阿瓦提县电影放映管理中心另一间办公室里,笔者看到上百本厚厚的工作日志,里面记载着每一次电影放映期间农牧民的评价、电影放映质量以及当地村委会的意见等。“不把工作做细、做扎实,久而久之就会有漏洞出现,就会给工作带来被动。”乔光华说,不仅如此,作为一名放映员,要想给农牧民把消防宣传工作做好,首先得“打铁先要自身硬”,所以消防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以及放映业务考试,也是放映员们的一门“必修课”。
“乔光华还有一个嗜好,那就是见到有困难的人,都会伸把手帮一下。”这是乔光华在副手吐鲁洪.艾山35年来留的下的印象。
吐鲁洪.艾山说,他和乔光华是同年成为放映员的。这些年来,每到一个村场放映电影时,看到生活困难的,乔光华总是会把自己身上的钱掏出来给那些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她更是如此。2010年,乔光华去拜什艾日克镇博斯坦村放映电影途中,不经意中看到一个破旧的农家小院里,一位拖着弯曲身影的老人,正在往清水锅里放切好的白菜。经了解,这位老人是一个孤寡老人。从那时起,每次途经时,她都会塞给老人一些生活费。
而这些年来,诸如这样的事,乔光华自己也说不清做了多少。“要是做一次就记在心里,那样自己太累,所以这些事不用记在心上。”这是乔光华对自己资助别人的认为。
最想对家人说句对不起
乔光华给笔者讲了许多电影队的故事,却一直没有提到她自己的家,这让笔者感到非常纳闷,笔者试探着问了问她的孩子。乔光华想了一会儿,嘴里刚说出“儿子”两个字,眼睛就湿润了。随后,她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顾哪一头呢?放映队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谁都对得起,就是对不起家!
乔光华清楚地记得,1986年4月10日,她的儿子出生还不到3个月,突然发高烧39度多,乔光华却仍然忙碌在检片室里,由于当时30部影片由兄弟单位租赁后刚归还回来,为了不影响日后正常放映,她必须认真做好检修工作。然而时间紧、数量多,必须加班加点来完成。当她检修完片子,孩子已经住院了,她看着病床上幼小的孩子,难过地说“宝宝,妈也心疼呀,可是不能因为私事而误了工作上的大事。”
2005年秋天,乔光华的母亲突然身患重感冒导致瘫痪报病危,乔光华没有顾上去安排母亲住院的事情,依然坚守在农村放映一线。2006年春节前,母亲出院了,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出来,饭也吃不下,大小便失禁,病情十分严重。看到母亲承受着巨大的病痛,作为女儿,她只有夜晚回家为母亲洗洗擦擦、熬药喂饭。第二天,她一身疲惫,照常到单位上班。
2007年的中秋节,乔光华的姐姐专门从上海赶回来和家人团聚,乔光华都没有来得及和姐姐打招呼,带领放映员到距离县城70公里的阿克苏监狱,为干警和劳教人员放映电影。
“我的工作就是这样,三更半夜回家是常有的事情,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以至于老公感觉不到家的温暖,最终选择离我而去。”乔光华说;我和“银幕”有个约定……

图为乔光华正在村里放电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