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
和田县拉依喀乡境内,距离该乡政府300米处有一座古老的百年水磨坊。被人尊称为“林公坊”,距今已有165年的历史。这里古木参天,碧树浓荫,鸟语花香,景色迷人,更兼之,碧水南来,水流遄急,飞流直下,雪花四溅,咆哮震耳。近旁,则习习清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解暑消愁。不仅如此,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令人流连忘返。实为昆仑山下一名胜去处。
据说,该水磨坊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为清末政治家、一代名臣、著名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所建。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林则徐在其任上因抵御外辱严禁鸦片毒害我国民众而遭诬陷,被革职流放遣戍新疆伊犁。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林则徐奉命赴南疆八城查勘水利及荒地,以带罪之身,古稀之龄,不辞辛劳,行程三万多里,勘察荒地68万多亩。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四、五月间,林则徐沿喀拉喀什河一带勘验测量荒地,一亩一田,亲躬丈量,一一核对,将喀拉喀什河流域冲积扇平原地带所勘察荒地10万余亩无偿拨给无地农民耕种。同时,在现今和田县拉依喀乡喀拉喀什河中游支流段依水势拦水储能,筑坝修堤,设置水磨,建造磨坊,以造福当地百姓。当地维吾尔百姓因感念林则徐公之盛恩,尊称其为“林公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据考证,古老水磨的产生距今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谋福利的最为古老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古时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动力装置。它象征着一种久远的传统文化。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和田县拉依喀乡水磨坊的建造完成,不仅极大地解决了拉依喀乡维吾尔百姓日常生活所需面粉的问题,还带动了传统的酿造业、制香业、榨油业及造纸业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以手工业为主的石工、木工、铁工的发展。和田县拉依喀乡水磨坊由此带动了周边村镇日常生活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改善。很多老百姓,三五成群,络绎不绝,背扛装满粮食的粮袋或褡裢,少有的富户牵着驴驮的粮食,不惧路远,涉足而来,只为那能碾磨出一口醇香的粮食。或许,有的人到死,也没有能够吃上那样一口醇香的粮食。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古老的百年水磨坊,在悠悠岁月中,见证了人间的痛苦辛酸,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田”。新中国成立后,和田地区各族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1965年,和田县在农村“五好”建设中再次将这座古老的水磨坊进行了重新修造,修筑水泥混凝土坝堤,在喀拉喀什河支流修建闸口,锁住龙口,流水分述导流,一部分水流自东向西,一部分水流自西向东,皆直流而下,并在其上修建了两层水泥砖混楼房,上层供往来磨面的老乡食宿,下层为东西厢房各一间分别由六对水磨组成的水磨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古老的百年水磨坊现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清冽、甘甜的遄急的喀拉喀什河河水随流而泄,产生巨大动力,冲击着石磨下方的木轮,带动着磨盘旋转,发出低沉、雄浑的“嗡嗡”之声。
喀拉喀什河河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粮食,无论小麦、玉米,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碾转中轻轻逸出,流淌着醇厚、甘甜、自然的绿色醇香……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 [转载]水中有玉,也有古老的水磨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