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怀念一棵树
郭八一
每次走进库车,我就会想起一棵树,一棵大杨树。它曾像一个历史老人站立在库车新城的西南郊,亲眼目睹了库车的变化。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到库车化肥厂帮助搞安装,每次去库车县城赶巴扎,大杨树下就是我们下车和等车的地方。那时的大杨树真高大、真威风啊,二三十米高的身姿,两个人才能抱得拢的腰围,微风徐徐吹来,一树绿叶哗啦啦的欢唱着,迎来送往了多少过客。
大杨树是库车县的一个标志,一个纳凉避暑的好去处。每年七八月份,大杨树下就显得特别热闹,卖冷饮的、卖瓜果小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在香甜的空气中四处荡漾。
距大树二三百米的地方,当年有一个小市场,市场长方形、东西走向,里面堆满了瓜果蔬菜,还有酸奶、饮料、冰激淋,那时我们一下车,第一个目标就是挤进小市场里,喝上一瓶叫“格瓦斯”的饮料,这种饮料装在一个啤酒瓶子里,瓶子口上塞了一截五六公分长的木塞,拔去木塞时会响亮的发出“砰”的一声,让人觉得既兴奋又紧张,又好玩。这种饮料是经过冰块冰镇的,喝起来酸甜可口、凉爽宜人,在炎炎烈日下,能喝上一瓶这样的饮料别提有多幸福了。
喝完饮料,紧接着是在市场里采购各种蔬菜,因为我们安装队是自己开伙,所以不论谁进城了,都要采购一些瓜果蔬菜、肉奶蛋禽捎回去。库车的老乡很会做生意,他们的生意做的很机智、很善良、很大方。如果你到市场来的早,看见的黄瓜必定是开花的,甜瓜、西瓜的藤蔓流着蜜汁,小白菜、水萝卜的枝叶上挂满了露水,老乡会把毛芹菜、韭菜、小葱小蒜的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整齐的码放在那里,会把杏儿、桃儿、苹果、梨的一堆一堆的铺摊在地上,蔬菜是一元钱三把五把不等,水果是一元钱一堆一堆任你挑、任你选。市场里最实诚的是那些卖瓜的老人了,他们会把一个瓜切成
一牙一牙的请你品尝,甜了你就买,不甜你就吃了走人,老人始终是笑呵呵的站在那里,等待你的称赞,期望你的夸奖。如果你买回的瓜不甜,可以抱回来“包换”,老人绝不讨价还价,有时还会白送你几个瓜,因为你买的瓜不甜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很丢人、很没面子的事。
那时,一般到库车来出差的人大都会住在库车县委招待所,在县委招待所北侧不太远的一条小巷里有一个早市巴扎,随着时节变化,早市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随时都在给你变幻着新奇的、鲜艳的色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金黄灿烂的白杏、晶莹剔透的桑葚,还有一碗碗酸奶、一个个大馕。卖杏和桑葚的大多是些十二、三岁的姑娘,她们头戴小花帽,耳朵上插枝含苞待放的玫瑰花,梳着乌黑光亮的小辫,穿着各色花样图案的连衣裙,她们的声音是甜的、带蜜的,就像那一大碗一大碗的桑葚和杏儿。桑葚和杏儿是她们的纤纤玉手,一颗颗从树上采摘下来的,尽管是用清凉的泉水刚洗过,饱满的果实上还留着少女的芬芳。“叔叔,买一碗吧,不甜不要钱”。当年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大杨树下,以前有一个“马的”停车场,你从新城到老城可以打“马的”过去。“马的”很便宜,当时也就几毛钱。“马的”的马是经过精心梳理过的,披红挂彩,喜气洋洋,马的脖子下面挂了个大铜铃铛,马跑起来,铃铛在下面叮咚叮咚的乱响,是在鸣锣开道,还是在给马儿播放音乐,消愁解乏,不得而知。马车装璜的也很实用,上面用四根棍撑起了一块花布遮挡太阳,车上铺了一块花地毯,请君赏光。游客坐在车上,一边观赏着路边的风景,一边赞叹着库车的美丽和神奇。
库车,古名龟兹,是有名的歌舞之乡、瓜果之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库车老城是一个历史贮藏室,又是一个历史展览室,它仿佛有一条历史隧道,可以引领着你远迈汉唐。
曾几何时,矗立在库车城郊的这棵大杨树不见了,我为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知己而感到惋惜,大杨树在的时候,对世人无所欲、无所求,把春色和荫凉那样无私的奉献给了别人,离开的时候又是那样无声无息,没有留下一点遗憾。大杨树啊,请接受我深深的敬意!
我怀念一棵树,是因为我怀念库车,怀念生活在库车的各族人民。
今天的库车变化太大了,你走进库车,就像走进了人间天堂,库车的山水让人留恋,库车的壁画耐人追寻,龟兹歌舞、杏子美酒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英雄好汉。
如今的库车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化新城,高大的楼房,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商铺、林立的井架,作为西气东输主气源地的库车,正在把石油和天燃气源源不断地送往祖国各地;如今的库车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花园,花草树木千姿百态;如今的库车已经变成了一个大果园,果满枝、瓜满园;如今的库车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粮仓,民以食为天,车轱辘大馕是天上的太阳、天上的月亮,各族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共同保卫、建设着祖国的边疆。
祝愿库车的明天更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