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寻找无锡乡愁符号:宛山,时光里的湖山风物
车行锡张高速公路至锡山区羊尖镇段,倚着车窗眺望,便见兀然于田野之上的一座山峰和静卧其脚下的一泓碧水。拥有这一山一湖的村庄,就是宛山村。聆听年长村民娓娓讲述动人传说,探寻石塔石桥不朽神韵,心中涌起难以割舍的乡愁记忆。
宛山村
宛山村面积不大,仅7.68平方公里,却是锡山区唯一湖山兼备的村庄。年逾七旬的村民余根荣介绍,与其他古村一样,宛山村名的由来缘自一个历史故事。相传在明代嘉靖年间,村中有一大户叫顾大栋,他父亲在京城做大官,家里积蓄万贯家财。顾大栋自小娇生惯养,尤其喜欢玩耍。他时常购买数千只黑碗,碗里放入菜油和灯草,点燃后就放入宛山南面的大湖中。漆黑之夜,许多村民都登到宛山顶上,观看湖面上几百盏灯火飘飘悠悠,倾听风吹浪打中碗与碗之间因磕碰而发出的悦耳声响。从此,人们就把村中原来的马鞍山,去掉碗的‘石’字后改称宛山,把山下大湖叫作宛山荡,宛山村也由此得名。
宛山石塔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7_pstatp_com/349e2eb3831f65005541d7bc44cc100f.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2_pstatp_com/42f0215c43f4a2a9da22647e8cf10842.jpg
行走在宛山村,一眼就可看到屹立在宛山之巅的石塔。是江苏省仅存的明代实心石塔。石塔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建成,距今已有460余年的历史。石塔为仿楼阁式,六面七层,通体皆以石砌,叠层清晰,浇浆灌缝,结构简朴,雕琢精细,塔下有江南古刹——云庆寺。山南即是风光秀美的宛山荡,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大成石桥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2_pstatp_com/ed96e70dbfe66043c57d91a7174e2706.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1_pstatp_com/74367c2569ccfe718f294c59024c7f12.jpg
与这座石塔遥相呼应,宛山村另一让村民引以为豪的“古物”,便是坐落在宛山荡畔的大成石桥。这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花岗岩单孔古桥,过去曾是宛山荡畔群众往来苏州、常熟的必经之地。跨上大成桥,但见桥畔沙渚上绿草如茵树木吐翠,311公顷湖荡上烟波浩淼。
2010年9月,锡山区专门拨款对该桥予以落架大修,并将石桥由原先的东西向改为南北向,使古桥焕发新姿。该桥桥墩上雕刻的桥联:“胜迹平分,右梁溪左虞麓;浩流奔赴,前宛山后长江。”据说,这是无锡地区古桥上仅存的一副对联。如今,大成石桥已被列为市文保单位,该桥也由此成为宛山荡湿地公园的一大胜景。
云庆寺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3_pstatp_com/b3ab15546434dbe399890d61eb394740.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2_pstatp_com/4bb89eb18c43794413b9a780213c1fd6.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2_pstatp_com/e39010625ae4a13a6356963cede5fa76.jpg
传说唐朝以前是座破庙,一天有个云游和尚经过这里,看到寺庙破旧、便留下来修理,他挖土时挖到一缸金子,和尚想,这个横财我不能要,便上缴知县,知县把这些金子上缴国库,这件事便被唐太宗皇帝知道后,便敕令和尚把这缸金子坐造庙资本。庙建成后,云游和尚把庙定名“云庆寺”,把挖到金子的地方叫“金家湾”。
寺内古木参天、花草葱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香火鼎盛时期,钟鼓齐鸣,梵音缭绕,香客摩肩接踵,不绝于途。尤其是清明时节,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似潮水般涌来,真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云庆寺成为名闻遐迩的佛境胜地。
宛山荡湿地公园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2_pstatp_com/109a8283d17977c6d3659e143587846b.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2_pstatp_com/a35b7a38e67c398c23fbdff89b777c0f.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2_pstatp_com/63269dfae97d14bcd0f369ac7556ac00.jpg
宛山湖,湖中有洲、沟、塘等不同地貌,最窄处似弯曲小溪,最开阔处则达430米左右,湖面白鹭成群,风光旖旎堪比“瘦西湖”。这样的风景很难让人联想到,以前这里曾是一个个围堰而成的散乱鱼塘。现在,已基本建成300多公顷的生态湿地公园。最近,该工程已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评定为2013年“优秀园林绿化工程奖”银奖。
据介绍,宛山湖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设计思路以生态为主题,体现活力、特色和独特魅力,不仅对周边城市建设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更能对高品质城区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土壤、水质、环境优良是宛山湖最大的卖点,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宛山湖区域一方面做好概念性规划和中心区城市设计,另一方面进军东部园区形成一主一副的双核发展结构,这是打造宛山湖区的初步设想。
尤其可喜的是,经过几轮的生态修复,目前宛山湖的水质已从原先劣五类提升为三类。每到傍晚和双休日,湖边的绿地上总能见到大批前来放松休憩的市民。宛山湖附近的1.5万户大成苑居民是湿地生态修复后的首批受益者,湿地为开放式,小区居民步行至此仅需10多分钟。而根据估算,未来这一生态项目的受益人群数量预计可达10万人。
如果你在城市的熙熙攘攘中感觉累了,不妨找一个晴朗的下午,到宛山坐一坐,亲自去感受石塔几百年来的风霜与沧桑,在云庆寺寻找一分心灵的宁静。记得一定要去大成桥上走一走,吹着湖面上微醺的风,几百年的时光都化为这湖山风物,和这些一比,小小的烦恼又算得上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