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高考作文素材:漫画作文“长得太偏,必须挖掉”导写

(2012-04-18 11:50:45)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考复习指导

2012高考作文素材:漫画作文长得太偏,必须挖掉导写

 

漫画

http://www.ywzk.com/UploadFiles/zuowendaqian/2012/4/201204172316204634.jpg
 

浅论作文写事的"兴波澜,生变化"方法

   [文题]

  阅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的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拟好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 作、抄袭。

   [写作指导]

  漫画的内容:一个青年模样的人脑海里(脑部横截面)长了一棵小树苗。由于小树苗长得太偏,有个戴眼镜的人(年纪稍大,可能是教育者、家长,也可能是公司管理者、部门领导,也可能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手拿铁铲,声称:“长得太偏,必须挖掉。”

  读懂这幅漫画,关键是理解小树苗代表什么。理解漫画和文字说明,再联系目前我国社会现实、教育现状,小树苗代表的是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这个思想、观念有些与众不同,甚至有些偏激、有些新异、有些非主流。但有人一定要挖掉这棵小树苗。由是反思社会、教育,存在着某种模式化、单一化、趋同化的弊端,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和进步等。

  面对这些“长偏的树苗”,我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或者给予尊重、认可、支持,或者适当引导、教育、扶正,但是绝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将它铲除、挖掉,这是扼杀个性、排斥创新的行为,值得我们教育者、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去反思。

   [例文]

这也是一种悲哀

□刘岳

  当幼儿园里的孩子画出一张张大同小异的图画时,当路边的花草被人为地裁剪成整齐划一的模样时,当课堂的即兴演讲变成单一的陈词滥调时,我深深感叹盲目纠偏,追求统一,也是一种悲哀。

(十全评析:用类比引出论点,“当...当...”式句式,体现文采,这真是开头要试图追求的,用我来提出感悟,真切感,提出了“是什么”的问题)

  不要说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能画和课本上一样的图画,那是创造力的翅膀被生生折断的脆响;不要说精心修饰的花草美观典雅,那是自然的个性被残忍抹杀的呻吟。柏拉图曾说:“人是蝼蚁般的身体,金子般的心。”人之外表本来同等渺小,但脑海中自由生长的思想和个性的枝条却能织出各不相同的森林;思想的差异、鲜明的偏向与个性原本就是人性最宝贵的闪光点,我们又如何能暴戾地挖去那长在思想边缘的树苗?

(第二段,阐释第一段的观点,阐释对议论文实在是太重要了,从表面现象探究出实质,由表及里,接着引用外国名句,因果论证)

  诚然,全面而无偏科的发展,的确是人的成长之道,但古往今来的大家,走的往往是常人不屑的旁门小道,追求的是“术业有专攻”。郎朗从小便是数理课堂的逃亡者,但他脑中那棵与音乐相承的小苗,却得到了父母的包容与理解,从而茁壮成长。那双握不住笔写不好字的手,居然流淌出一首又一首优美的钢琴曲,让世人领略到了钢琴的魅力。

  倘若郎朗的父母盲目纠偏,挖去了那株长在边缘的“偏苗”,那么郎朗也可能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殉葬品,那将是他一生的悲哀。

辩证地引出名人的例子,列举郎朗的素材,论证“盲目纠偏,追求统一,也是一种悲哀”,在举例之后,接着来一个假设论证,有力地支撑了观点)

  张晓风曾说:“我曾手植一株自己,长在山的岩缝里。”韩寒标新立异,以自己的个性行文赢得如潮的好评;乔布斯荒弃学业却让苹果文化风靡全球……个性的彰显飞扬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思想碰撞的火花更推动了社会的前行。八股文压制个性,范进中举的闹剧何其悲哀;清朝文字狱钳制思想,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祸及生命;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此浅薄可笑。盲目纠偏,盲目裁剪,万物长成一个样,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用从点到面,正反对比,强化论点,并做到每段结尾扣题,美中不足的是在郎朗之后还缺少一个详细的素材,可以举钱学森学年轻时师从国学大师学国文的事例,论证个性发展对事业成功的作用,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花鸟虫鱼,请交给烂漫孩童去想象,世界应作一方梦的沃土,让孩子乘着梦想去勇敢创造;日月星光,请交给寒窗士人去细数,这是时代的气度,文明渴求新颖思想的养料;学海无涯,请交给莘莘学子去横渡,脑中长偏的树苗也能织成怡人的绿阴。

(此段有气无力,应从中国只有奥数金牌没有创新,没有诺贝尔奖金入手,一针见血,才是议论文的特点)

  世界不需要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社会不需要呆板机械的书生,请给我一片庄子的“广莫之野”,请让我远离那千人一面的悲哀,让我自由生长。

(结尾要倡导性,要让人启发,这个结尾,显然达不到这样的目的,)

   [评点]

  整齐划一到底好不好,作者做到了用事实说话,他援引了郎朗、韩寒、乔布斯等青少年熟知的事例,结合中外名人的名言,有力地阐明了“盲目纠偏,追求统一,也是一种悲哀”的观点。语言整饬中见灵动,为文章增色不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