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唱歌教育
(2020-04-16 21:05:25)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感情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要使乐器成为大众的音乐有许多困难,而唱歌是使儿童进入音乐天地最自然的途径。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唱歌占的比重最大,除了教唱歌曲外,还有不少的音乐游戏和舞蹈是用唱歌来伴随活动的。既然唱歌在幼儿教育中占的比重如此之大,那么在教幼儿唱歌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将我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选择适合幼儿的歌曲
唱功再好,选歌不适合,唱出来也不会好听,你让京剧演员唱周杰伦的歌,让周杰伦去唱京剧,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幼儿唱歌教育也一样,要想把幼儿唱歌教育较好,首先必须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
选择适合幼儿的歌曲最重要的是要弄清他们的音域范围,根据有关资料,幼儿小班的音域一般在c1-a1之间,即中音组的六个音阶;中班音域一般在c1-b1之间,即中音组的七个音阶;大班音域一般在c1-c2之间,即中音组和高音组的前两个音阶。幼儿的音域是选择幼儿歌曲的科学依据,有了音域标准,我们就可以根据音域范围选择适合幼儿的歌曲,从而为幼儿唱歌教育打下了第一步很好的基础。
二、教给幼儿正确的发声方法
发声,对幼儿唱歌教学也至关重要。发声方法的对与错,不仅直接影响幼儿唱歌的好听与否,方法不对甚至会损坏幼儿的声带、嗓音。
平时,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在唱歌时,颈部青筋凸起,面部涨红,特别是在他们情绪高涨时,更容易这样。其实,这是由于他们喉部紧张、用力,发声方法不正确的缘故。如果长期这样唱下去,就会损伤他们的嗓音,甚至声带。并且他们喊出的歌声也不会优美、动听,更不会有什么艺术表现力。因此,教育孩子们正确的发声方法,让他们在唱歌时保持喉部自然、放松,防止和纠正大声喊叫,这样不仅会使唱出来的歌声优美、动听,而且对保护孩子的嗓音和声带有很好的作用。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主要是让他们多聆听老师优美动听的唱歌以及多听唱好的小朋友的歌声,自己去感受去辨别,懂得什么是好听的歌声,什么是不好听的歌声。引导他们从老师和同学的唱歌中,体会如何才能唱好。其次,就是让幼儿们多联系,让他们从朗颂歌词开始,一步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既保护了孩子的嗓音和声带,又学会了发声的目的。
三、引导幼儿投入自己的感情
歌声是否好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情的投入是否真实。在教幼儿唱歌时,如何将幼儿的感情引导到歌声中,让幼儿带着感情歌唱,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怎样让幼儿投入感情呢?
一是用实物引导幼儿歌唱。例如,在教幼儿唱《睡吧,布娃娃》时,我就会给小孩抱一个布娃娃,对她说,现在你是布娃娃的妈妈,你要哄她睡觉哦。小孩子就会很轻柔地边唱边用手轻轻拍着孩子,哄她入睡。
二是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有一些歌曲,歌词写得比较抽象,孩子们很难理解,也很难与现实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如《小白船》这首歌,是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出来的,孩子们很难理解,我就引导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想象自己在月亮里游玩,孩子们唱这首歌时就会唱的很优美。
三是用背景乐曲和环境诱导孩子们的情感。在教孩子们唱歌课之前,把要教的歌曲的背景整的优美,富有现实感和美感,让孩子们随着背景乐曲进入音乐。如在教《庆祝六一》这首歌时,我就把教室里布置成具有六一儿童节的气氛,让孩子们在节日的气氛中学习唱歌。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挑选歌曲开始,处处引导孩子们认真唱歌,认真学习歌曲,我们一定可以把唱歌课教好,让孩子们把唱歌课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