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心包与医学之心包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循环系统 |
心包(pericardium)
a double-layered serous membrane that surrounds the heart.)
先分析一下这个词。
peri是英语构词法中的一个前缀,表示“周围,附近”的意思,比如perigon 周角,360 度角(peri+gon角),perimeter 周边(peri+meter 测量→测量一圈→周边),pericardial 心脏周围的,pericentral 中心周围的 。所以pericardium就是心脏周围的那些包裹物的意思。是什么,大家应该比我还明白。
补充注释一下,其中,serous(not serious)adj. 如水的;浆液(状)的;血浆的;含浆液的。
大家看到没,学解剖还是可以很好滴学习英语的嘛!只要你有心,处处皆学问。然否?
下面来介绍一下概念。
心包是啥玩意呢?就是包裹心和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
大家注意,这个囊字的前面有几个定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词——纤维+浆膜。这就提示大家,心包包括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
纤维一般是很粗糙的,肯定是要放在外面的。而且纤维心包伸缩性小,较坚韧,向下与隔的中心腱紧密相连。
而浆膜,从字面意思看,浆有水字底,意即这玩意能产生“水”,当然这个“水”存在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减小摩擦。你想啊,心脏一辈子要跳动30多亿次,没有上上的润滑油,早不就摩擦破了?你说浆膜心包重要不重要?
既然非常好重要,那就得好好安排一下喽。
再来谈谈心包的分部。
综上,心包可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其中,浆膜心包又可分为脏层和壁层(你看,上帝就做了如此的好好安排)。请注意啊!浆膜心包这个东东包括2层!
为什么叫脏层?显而易见,这个“脏”字应该指的就是心脏。脏层覆于心肌的外面,又称为心外膜。
而壁层,她是紧贴在纤维心包的内表面的。于是乎,脏层与壁层之间的腔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包腔!当然,脏层和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移行,形成密闭的心包腔。你可别许想当然啊,把那个啥和那个啥之间的腔隙成为心包腔!
最后,再补充一下心包的作用。
心包具有保卫心脏(中医“代心受邪”)并能反映心脏某些功能的作用。同时,心包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心在搏动时的摩擦。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心包络又称心包,或称膻中,指心脏外面的包膜和脉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这话时啥意思呢?
心包具有保卫心脏并能反映心脏某些功能的作用,“喜乐”的情绪虽然发自心中,但却是通过心包反映出来的,即所谓“代心行令”。
问题是它不但有“代心行令”的权利,还要承担责任的。我们说你总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所以,心包还是很有担当的,它还要“代心受邪”。
《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
译文: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又是蕴藏精神的中枢,其器质坚固,外邪不能盘踞于内。如果盘踞,则心脏受伤神气散失,神气散失,生命活动就会终止。因此,凡是各种病邪侵犯心脏的,其邪气均留滞在心脏的外围心包络上。包络,是心主之脉,能够代心受邪,取其腧穴,可以针刺治疗心病。所以唯独手少阴心经是没有腧穴的。
下面给大家说个小故事。
今年4月份,信阳的一个24岁的小伙黄荣明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做了个手术。啥问题呢?
这个小伙是没有心包腔的,而且心脏是不在胸腔里的。他一出生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胸口处有一鸽蛋大小跳动的包块,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这小小的包块就是他的心脏,需要随时保护。
黄荣明不能和同龄孩子一起疯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路去上学,走路时间久了就觉得胸闷气短,24年里,黄荣明一直小心翼翼保护自己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