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也不尽”在诗经中有许许多多的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也多集于《国风》,《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着当时各地的民间风情,而男女之恋情,乃人之天性,所以,此于《国风》中涉及的也非常多。
爱情是美的,所以这些诗中描写爱情的也非常多,《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历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以淑女以配君子,这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是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诗歌由内心的感想而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约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淯》;有写两情野合欢愉的《召南。野有死》;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鍻》;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等等,从以上这些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刚烦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大胆而又热烈,这也许是由于那时的民风古朴使然吧。如《郑风。霓裳》:“子惠思我,霓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岂!….”读后给人一种民生纯朴的感觉。《诗经》里这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郑风。霓裳》
子惠思我,霓裳涉溱,予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霓裳涉淯,予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你若是想念我就提起衣襟渡溱来,你若不想我,我岂无他人爱?傻小子啊真傻!
你若是想念我,就提衣襟渡淯来,你若不想我,我岂无他男爱?痴小子啊真痴!
在爱情生活中有因为失去情人而悲泣自怜的弱女子,也有泼辣旷达的奇女子,而这位女子就正是这样一位奇女子,她与其他热恋中的女孩一样,所恋的心上人,在河的对岸,所以也免不了等待相会的焦躁和疑虑。女子希望心上人时时刻刻都想着她,就必须得天天来找她,由此看出,女子对男子相思更浓更深,见不到心上人巴不得马上渡河去见,但作为这位女子又含蓄些矜持些,所以说出口时,就变成了“子惠思我,霓裳涉溱”了,泼辣女子的爽朗中,不乏矜持含蓄,更显出女人的可爱,心上人并未及时而来,女子不免伤心了。“子不思我,岂无他人”,你若不想我,我岂没有他人爱!实际女子故意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内心确是非常在意这段感情的,如此装作不在乎,无非是要激得心上人更疼她,爱她,所以她刚冷若冰霜般吐出“岂无他人”时,马上旋儿娇嗔一笑,戏谑的调侃对方傻小子啊你真傻。
《诗经》中的诗直白,真挚。热情奔放的爱情,没有物欲,如此纯洁无暇,犹如我们曾经的那份初恋,那么纯洁 那么倾情,那么唯美。现实中的我们,再也难以相信,这世间曾经存在过那样的爱情,有时候,我们总是自我保护的太过严谨,害怕受伤,所以有“你爱或者不爱,爱就在那里,不增 不减….”仿佛我们只能这样,站在原地不动,把主动权交给别人,安静而隐忍,只相信那莫须有的缘分,始终难以说出那三个字。正因为如此,这世间才徒留那么多的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