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代码090203)专业介绍与解读
(2017-04-24 22:20:39)分类: 专业介绍 |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一级学科:农学
点击查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就业率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分析报告
点击查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大学排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排名第一
培养目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监测、防治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
4.具有应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基本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技能;
5.熟悉我国林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
课程设置
生态学、森林环境学、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保护生物学、测量与遥感、土壤学与地质基础、土壤侵蚀原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沙漠化原理、水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地理学、荒漠化监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
相近专业:植物营养学、 土壤学 、生态学、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开设院校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