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收获知识和友谊的学习历程(跟岗培训个人总结)
(2014-12-04 21:32:49)
标签:
教育跟岗 |
分类: 教育随笔 |
一次收获知识和友谊的学习历程
——2014年广东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个人总结
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
2014年11月23日,我捧着一颗赤诚的求学之心,无比兴奋地来到了深圳市龙岗区五和小学,开始了在邓春苗名师工作室为期十五天的跟岗学习,通过聆听专家的声音、融合同伴的经验、参与教育的实践和沉淀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为期十五天的“邓春苗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活动”在11月24日上午十点拉开了序幕。与我一同跟岗学习的学员有来自广州、阳江和河源等全省多个地区的13名骨干教师和来自西藏的8位校长、骨干教师。除了工作室的成员,会议还特聘深圳市龙岗区教研员薛石峰老师、坂田街道教研员徐军老师和花城小学徐达波副校长作为工作室指导专家,在开班仪式上,邓春苗校长向学员们提出了工作的要求和纪律,希望通过研修,使学员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等方面有明显提高,为成长为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专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跟岗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周):听专家讲座、进行开题报告、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参观考察等。邓春苗校长、龙岗区教研员薛石峰老师和坂田街道教研员徐军老师分别举行了教育理论专题讲座。我们参观五和小学的校园校貌、设备设施等,了解五和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等,我们观摩了五和小学第一届学生田径运动会。11月27日、28日还到河源市第三小学参观考察,听课交流。
第二阶段(第二周):学员公开课、作业准备。我们十三个学员每人上一节公开课。学员们的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员们上的数学课质量高、效果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2月4日下午,我们还参观深圳市花城小学,观摩了该校的“花文化”、“怡美教育”特色。
一、聆听讲座,提升教育理念
邓春苗校长为我们主讲了《科研课题的认识》和《数学课的八个特征》,指导了我们如何选题,撰写申报书和开题报告,提出了开展教育科研的注意事项,使我对教育科研又加深了认识。在开题报告会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我们的领导李样明主任、班主任廖建全博士亲自从广州赶到深圳,现场指导我们开题报告,李样明主任治严谨的态度感染了我,他组织我们围绕课题报告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对每一位学员都提出修改意见,我就像参加了一次高层次的学术高峰会议。
龙岗区教研员薛石峰老师的《教材与学情的深度分析》数学教材解读讲座,非常“接地气”,列举了大量的的鲜活的教学案例,解决了我在教学上经常遇到的困难,受益匪浅。特别是他提出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你就是专家!”,我非常赞同。薛石峰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选择当老师,我不能当“教书匠”,我不能用一本教案教到老,不能总是教给学生又旧又老的“方法”,要尽一生的努力,探索教给学生又易又快的方法,炼就一手与众不同的教书育人“绝艺”。
龙岗区坂田街道教研员徐军老师主讲的《小组合作式课要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的专题讲座。观摩了四年级下册《小数点搬家》和五年级下册《找质数》两节数学说课,学习了全新的教法。徐军老师关于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七个关键词和四点注意等事项,如何深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令我的教学思路豁然开朗。
在参观深圳市花城小学期间,该校的欧校长为我们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介绍该校如何在“花文化”怡美教育构建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系列做法。深圳市花城小学一间极具办学特色的学校,它把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融合一起,办出成效,办出效应。
这些讲座像是一场头脑风暴,给我极大观念的冲击,引起我反思,同时又犹如清风扑面,带给了我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从导师、各位专家的生动的报告中我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等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有较大的转变。
数学课标准中有两句需要牢记的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什么是良好的数学教育?对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有了新的认识,作为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有了更理性的认识。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工作中心、重点,在二十四年的课堂教学中我曾经有很多疑惑和不解,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请教了邓春苗校长,听取了各位专家对课堂教学的观点,专家们高深的理论,深入浅出,生动又不失哲理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课堂实践,提升教学本领
这两周时间里,我除了上了一节公开课,还分别听了工作室成员杨秋芬、徐爱华、陈晓拉、谢海云老师以及12位学员的课,真是受益良多。“三尺讲台,风光无限”。这些课,展现了老师们较好的个人教学基本功和较高教学本领。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灵活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分层次、分步骤展开教学,不少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参加听课、评课,多次的教育思维碰撞,大家交流技艺,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本领。
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引起我内心深处极大的震撼。我虽然在教学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与特区教育的理念相比较,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意识到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关键的转折点,如何再不加倍学习,将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次跟岗学习,最幸运地是遇到了一位真正的名师——邓春苗校长。在十五天的时间里,我亲身感受了邓春苗校长平易近人的处世态度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亲眼目睹了邓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敏捷的管理思维,学习了邓校长老师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
三、学员交流,互相促进
跟岗学习期间,邓春苗校长为我们安排好食宿,专车接送,尽力为我们创设一个最舒适的学习环境。虽然我们21位学员(含西藏学员)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但我们很快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们那样团结、友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和学习,一起参加教学交流及课外活动,一起探讨教育教学法、学法及人生的哲理,大家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诲人不倦,什么是求知若渴,什么是乐于奉献,什么是风趣幽默,什么是你追我赶,什么是磊落大方……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教学的见解和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体系,我们十三位学员团结一致,一呼百应,互相帮助,随着交流的深入和感情的融洽,我们的笑容越来越多,彼此越来越默契,心有灵犀。学员之间没有年龄的隔限,没有地区的界限,在他们的身上,我不但感受到了非常和谐、融洽的气氛,也深切地感受他们勤恳、爱岗敬业的精神,我与十三位学员彼此之间也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
光阴荏苒,十五天的朝夕相处,弹指一挥。我永远不会忘记五和小学热情的师生。感谢邓春苗校长、感谢房海剑副校长、杜力主任、罗汉棠主任、感谢名师工作室成员、感谢所有指导、帮助我的领导、教师!我就要重返我的工作岗位,我一定会满怀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奔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