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49536823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荷塘池边话荷花
(2020-07-18 12:24:01)
标签:
杂谈
摄影图片
赏荷
文化
7月11日清晨,雨后云雾浓厚,我轻步来到五阳湖荷塘边,看到一朵朵色泽艳丽风姿幽雅的荷花,不由地一边拍照,一边赞叹,荷花不愧是中国的名花!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其后,山东济南、济宁,湖北洪湖、孝感,河南许昌,广东肇庆等城市都把荷花定为“市花”。
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是名副其实的传统名花。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句,成为人们赞颂荷花的名句。
荷花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人们的田间池塘,中国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就开始了。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就有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有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
隋唐以后,有关荷花的诗词以及绘画、雕塑、工艺等荷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诗词方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作品。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才觉有人来。
古时江南风俗,农历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有”六月花神“的雅号。每逢六月二十四,民间便来到荷塘,泛舟赏荷,消夏纳凉,采莲弄偶,享受皓月遮云的夏夜风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荷“与”和“”合“,”莲“与”连“联”谐音,经常以荷花(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的象征。因此,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齐鲁大地,赏荷不乏好去处。一是泉城济南,早在1987年8月18日(农历六月二十四),荷花被誉为济南市市花,此后每年都举办荷花节。著名的大明湖垂柳披拂,荷花掩映,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二是济宁微山湖,微山湖被称为中国的“荷都”,有荷花池十万亩。每年夏秋,百里湖面花团锦簇,荷香弥漫,如此大面积的荷花荡,全国少有,堪称一大奇观。
湖北省洪湖市是赏荷的传统目的地。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舨稻谷香”,让人们怀揣梦想带着情感来到洪湖,欣赏水域面积758平方公里内的荷花海洋。
中国赏荷最佳地,当数杭州西湖。西湖的赏荷名园——曲院风荷,荷花盛开之时,荷花香味夹带着浓浓的酒香,香飘满园,曲院风荷由此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即将入伏天,享受山间湖边那一抹绿
后一篇:
暴雨躲着走,彩云迎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