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历史专家曾说过,就城市改造而言,乱作为比不作为破坏性更大。此话千真万确。国家级旅游城市山东博山,城市改造就是乱作为的最好反面典型。
八十年代以前,博山人都记得,山城博山,规模不大,但极具特色。大街、西冶街、税务街、姚家胡同、豆腐干胡同等遍布全城的街道,大多石头铺路,路边小桥流水,几个居委会妇女,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古色古香的平房和小楼房,北方特有的建筑风格,把山城装扮得大气而精致。使博山成为极具人宜居的城市。
八十年代以后,城市开发对山城进行摧毁性的破坏,人们心目中画一般的街道、小楼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质量低劣、不伦不类的新街道新楼房。博山人到省内外古城去游玩,把大把钱扔给人家,心中像倒了五味瓶,说不上啥滋味。许多人感叹,博山要不乱拆乱建,什么周村古大街,枣庄台儿庄古城,比博山逊色多了。
这世上就从来没有后悔药可吃的,小巧玲珑的博山城一去不复返了。可悲的是,这样的悲剧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重演着。博山的许多镇村,仍然在拆在建,全然不顾有什么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拆了再说!拿山头镇村来说吧,这里是博山陶瓷的发源地,现今还保存






着许多古窑炉和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墙壁是用烧制陶瓷用的熔盆砌成的,在别的地方很难见到。它记载了这里的人民以陶瓷为生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很强的观赏性。如果经科学考证后加以保护和发展,它的价值应该会逐渐显现出来,至少也不能让那些早已垂涎已久的房屋开发商去乱开发。
总之,对博山仅有的特色建筑严加保护,对当代和后代少留遗憾,是到了非重视不可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