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关外初中生名著阅读障碍及解决对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16-05-19 10:34:55)
标签:
策略 |
分类: 课题研究 |
《深圳原关外初中生名著阅读障碍及解决对策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深圳市龙华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意义
龙华中学地处原关外,学生因地域、社会环境等原因,文化生活贫瘠,文化视野狭窄,大部分家庭无法提供良好的读书指导,从而导致关外的很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没有主动阅读课外书的意识和渴望。
通过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国内一线老师的论文都触及到了学生在课外阅读(自主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如客观的书源、阅读环境,主观的阅读兴趣、阅读指导等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也十分受用。我希望自己能在借鉴这些资料提出的建议、对策的基础上去实施我的名著阅读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总结方法策略,从而提高我班学生或是我校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预设的目标有两个,第一,通过了解本校初中学在名著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情况,制定出指导学生名著阅读活动的一套具体可行的方案。第二,探索出一条学生先由老师领着阅读再到自主阅读,最后能发展到喜爱阅读的阅读习惯养成的指导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的依据
课题立项之初,查阅了一些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于中学生名著阅读和自主阅读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基本思路都是挑选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年级、层次)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的情况来分析学生名著阅读的情况,并提出建议。如林红娟《初中生名著阅读调查分析和策略》(2010年2月《科技文汇》)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初中生对名著的关注情况,从而提出对策;厉华《名著,想说爱你容易吗》(2012年8月《课程教育研究》)对有效指导名著提出了三点建议。张向阳,何先友,占芸《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及时间分配与阅读成绩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文学类书籍与阅读成绩的正相关的观点 。如王标化《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几点反思》中提到学生存在无书可读,不想读书,不许读书,所读非书,读不好书的现状,提倡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层侧共同解决问题(2012年1月《文学教育》)。丁秀芳《让学生智慧地阅读》提出应该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三方面让学生智慧地阅读(2014年5月《语文教学通讯》)。李志强的《中学生课外兴趣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绘制了“课外阅读兴趣的高涨期”为小学五年级到初二,强烈呼吁教师们密切关注这个高涨期(1983年12月《杭州大学学报》)。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初中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第二,阅读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
五、
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变化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行动研究法。制定计划,实施研究,观察效果,反思教学;调整计划,再实施研究。以研究促教学。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经验总结法。将在实践中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从中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理论研究阶段。查阅相关资料、书籍,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了解我校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
第二阶段:2015年6月——2015年8月,制定行动研究方案。分析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制定本课题的行动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月,实施行动研究方案。将实验对象锁定为自己任教的初一(4)和初一(8)班,开展名著阅读课,以此来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第四阶段:2016年2月至今。深化研究,调整不当之处,形成策略。一方面,继续坚持和完善名著阅读课。另一方面,在阅读课的基础上增加了读书报告会和“漂流书”活动,以此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将本阶段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经过修改、完善,形成策略。写出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了解我校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
2015年6月向我校初一、初二学生发放了800张问卷,回收了回收658份有效问卷。据统计数据显示,父亲学历占比重最大的是高中,有39%,大学学历只有21%;母亲学历初中最多占43%、,大学学历只有2%。家庭藏书50-100本的有占37%,100-150本的有31%,150本以上的达到33%。有41%的学生对武侠小说兴趣浓厚,而对于名著体裁的选择有53%的学生首选小说类。有15%的学生每天读书 2小时以上,29%的学生每天读书1-1.5小时,21%的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不到半小时。调查显示,有 21% 的学生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没有做读书笔记习惯的占37% 。根据学生曾经阅读过或印象最深的课外阅读读物统计分析,学生的阅读呈单一性,70% 的学生名著读物局限在课本所推荐的《昆虫记》《童年》《伊索寓言》《西游记》《水浒传》等指定阅读书目。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同学的纪录是零,只有两三个同学间或阅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和《巴黎圣母院》等作品。
第二阶段:2015年6月——2015年8月,制定行动研究方案。
方案第一步,在第一个学期,在校内指导学生阅读指定的名著,培养静心阅读习惯。第二步,在第二个学期,将校内校外相结合,在阅读指定名著阅读的基础上,实行拓展式课外名著阅读,以开阔视野,增加阅读量。
第三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月,实施行动研究方案。
这个阶段为期半年,刚好是一个学期。在此之前,我在2014-2015学年的初一和初二年级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试图通过数据来了解本校学生的阅读情况,希望以此为起点来展开研究。在研究的第三阶段,我将自己任教的初一(4)班何初一(8)班做为实验班,开展了以提升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为目标的行动研究。本阶段的做法总结如下:
第一,保证在校阅读时间。通过初一备课组的强烈呼吁,初一年级将周三下午的第7节和第8节课确定为阅读课,保证了学生在校阅读的时间。
第二,培养阅读习惯。这个阶段的阅读习惯主要指,让学生安静读书,沉浸书中的习惯。我们利用两节阅读课纯粹地让学生阅读指定的名著,但实验了两次阅读课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上阅读课时,教室里十分嘈杂,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在安静地阅读。这种情况让我们初一的四位语文老师立刻调整方案,寻求对策。
放养式的阅读,适合已经形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初一学生生性活跃,阅读课上如果没有任何目的的阅读,难以精心读书,或者不读书,甚至利用阅读课写作业的情况。因此,我们对阅读课做出了如下调整,针对两节课所阅读的内容,在书上做出批注或写读后感,下课交给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阅读课有了任务,学生看书的专注度明显比之前放养式地阅读提高了许多,虽然还有个别学生无法安静下来,但班级整体安静阅读地习惯正在慢慢形成。
第三,提升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养成,当一味地让学生自读自思自写而没有交流,这种阅读行为可能永远只是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没有提高。因此,师生共读,点拨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这个学期(研究的第三阶段),龙华新区指定的阅读书目是四本:《繁星 春水》、《伊索寓言》和《边城》、《撒哈拉的故事》。介于后两本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现实较为遥远,对这两本书我给出了阅读前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时不至于完全没有方向。如《边城》在名著导读课上,先讲述小说的三美——人情美、人性美、风俗美,让学生循着这“三美”去阅读;《撒哈拉的故事》的导读课则是让学生了解三毛这个作家的生平,让学生带着对作家的好奇去阅读她的人生故事。有了阅读前的知识的铺垫,学生再读原著时的障碍会相对减少一些。但遗憾的时,在学生读完这两本著作时,应该再花两节课对这两本书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和提升,因经验不足,没有预想,导致了这些不足。
2、第四阶段:2016年2月至今。深化研究,形成策略。
这个阶段为期3个月,是行动研究开展的深化阶段。在立足于课堂阅读的基础上,本阶段将阅读的时间延伸到了课外,让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时间相互渗透,让学生的阅读由课堂慢慢转移到生活中。
第一,继续提升阅读兴趣。
吸取了上个学期没有读书总结会的教训,本学期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除了导读课和阅读过程中的写读书笔记或做读书批注的常规做法外,在两本名著的阅读结束后,我们分别召开了《昆虫记》和《童年》的阅读交流分享会。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完成本小组的读书报告PPT,利用周三的阅读课集中展示交流。
在活动进行后,发现学生存在如下问题:未按照要求制作PPT,介绍了多种昆虫;幻灯片字数堆砌太多,字体太小,无重点;背景音乐声音太大,发言人声音太小;字体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不协调;台上与台下的互动不够。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顺势对下一次的读书报告会提出了要求。事后从学生的读书报告活动心得知,这个活动,学生的收获很大,他们最喜欢的环节是“好书推荐”。孩子心底对同龄人所读之书的好奇,也是推动他们去阅读的动力之一吧!
4月15日的《童年》读书报告会,要求是:小组长抽签决定制作内容;发言时间5分钟;PPT数量5张(内容依次是:概括所选一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赏析本章节的三个片段或句子;针对本章节的内容提出3个问题;推荐一本好书。)
在活动进行时,发现上一次指出的问题,在本次报告会中得到了很好的改进。发言人不再照本宣科地朗读百度上搜索来的文字,而是能用自己的语言灵活地抒写自己的读书感想,本次的发言的语言组织比上次灵活了许多。在提问环节,虽然有些问题的设计刁钻,但台上台下的互动气氛毕竟比上次要热烈许多。
这两次活动的展开,让我体会到,学生是需要锻炼的,在老师的指导下是可以飞速进步的,这也更坚定了我让学生继续开展活动的信心。
第二,继续培养阅读习惯。
上一个阶段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的要求是安静地在阅读课上读书,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够安静地回家读书。为此,本阶段增设了“图书漂流”活动,让每位学生捐出一本书,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可相互借阅,在两周内读完,在漂流卡上写上自己的阅读心得,归还给小组再次分配。通过计算,一个小组6——7位组员,除去放假、考试等特殊时间,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要读完小组交流的6-7本书还是可以的。
“图书漂流”的活动,意在使学生的阅读视野能够更加开阔,提高阅读效率,让阅读的习惯不仅在课内能保持,在课外也能得到有效的巩固。
八、 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将近一年的实践,两个实验班的名著阅读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
(一)课堂阅读纪律良好
从2015年9月实施行动以来,周三阅读的纪律有了明显的改观。实验前的原始状态是,阅读课,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在安静地阅读,其他同学无所事事,老师必须不断地巡回在两个教室之间控制纪律。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引导规范,现在的阅读课95%的学生都能手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认真阅读,沉浸书中了。
(二)阅读习惯的养成
实施这个课题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名著阅读的引导,最终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通过近一年的指导,从4月份的问卷调查来看,还是稍有成效的。
|
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 |
|||
|
每天有固定的时间 |
作业少时看书 |
周末看书 |
利用阅读课看书 |
对照组(2015年6月问卷) |
21% |
23% |
41% |
15% |
实验组(2016年4月问卷) |
29% |
25% |
36% |
10% |
与一年前的对照组的情况看,现在实验的初一(8)班每天能在固定时间阅读的人数增加了8%,只利用阅读课看书的人数减少了5%。这说明,阅读已经成为了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已经走上了自觉阅读之路了。
(三)阅读时间地延长
同样还是通过问卷调查情况的对比得出,实验组的学生每天阅读0.5-1小时的学生增长了10%,只阅读0.5小时的人数锐减了16%。但是,从数据也反映出实验组在阅读时间1.5-2小时的阅读爱好者还十分匮乏。
|
每天的阅读时间 |
|||
|
0.5小时以内 |
0.5-1小时 |
1-1.5小时 |
1.5-2小时 |
对照组(2015年6月问卷) |
21% |
35% |
29% |
15% |
实验组(2016年4月问卷) |
5% |
43% |
28% |
4% |
(四)阅读书目的多样化
从2015年6月的问卷中得出,70% 的学生名著读物局限在课本所推荐的《昆虫记》《童年》《伊索寓言》《西游记》《水浒传》等课内指定阅读书目。说明在推广阅读之前的学生阅读视野狭隘,阅读积累不够丰厚。经过一年的实验,对比实验班的学生提供的阅读书目,明显要丰富许多。有动物小说《狼王梦》、《复仇的熊王》《吃狼奶的羊》,国外名著《爱的教育》《名人传《项链》《平凡的世界》《追风筝的人》《简爱》《莎士比亚全集》《绿山墙的安妮》《傲慢与偏见》《百万英镑》等,国内著名作品《目送》《苏东坡传》《资治通鉴》《呐喊《野草》《城南旧事》《撒哈拉的沙漠》《康震品唐宋八大家》等,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再局限于小说类,已经扩展到了诗歌、散文的阅读。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在行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也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完善,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挖掘名著的内涵,欣赏名著的精髓;如何完善“漂流书”活动,控制好漂流书的质量,监控漂流书阅读的有效性,以及漂流书阅读后成果的分享。
最后,感谢这个课题,给了我一个思考的方向,让我能够系统的考量我校学生的名著阅读现状,并且能够尽己所能去做出一点改变。虽然目前的效果不够明显,但我坚信,只要坚持将名著阅读的指导活动进行到底,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提升,一定不负我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林红娟.初中生名著阅读调查分析和策略[J].科技文汇, 2010(2月)
[3]厉华.名著,想说爱你容易吗 [J].
[4]王标化.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几点反思[J]. 文学教育,2012(1)
[5]丁秀芳.让学生智慧地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4(5)
[6]李志强.中学生课外兴趣的调查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1983(12)
附录一:
请注意,本调查中的“课外阅读”不包括课内学习资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书籍的阅读。
请拿起你的笔,认真填写吧!
请你对下面的问题选择一个答案,并将它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谢谢你的合作!
题号 |
1 |
2 |
答案 |
|
|
1、课外时间你最喜欢干什么?
A.看电视或听音乐
D.
2、你认为阅读活动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A.很有帮助,读书有助于学习
C.
二、关于阅读条件
请你对下面的问题选择一个答案,并将它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谢谢你的合作!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
|
|
|
|
|
|
1、你的父母支持你的课外阅读吗?
A.允许假期看
2、、你家里的课外读物的收藏有多少呢?
A.50本以下
3、你阅读的书籍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
A.
网上阅览
C.
自己买
4、你的课外阅读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A.每天有固定的时间看书
C.
利用周末看书
5、你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有多长?
A.0.5小时以内
6、你去学校图书馆的频率是:
A.一周一次
7、你的班级每周有开设的阅读课吗?
A.没有开设
三、关于阅读兴趣
请你对下面的问题选择答案,并将它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谢谢你的合作!
题号 |
3 |
4 |
5 |
6 |
答案 |
|
|
|
|
1、请你写出你最喜欢读的课外书名(2本):
2、请你写出你读过的杂志的名称(2本):
3、你喜欢读的课外书,一般是什么内容?(选2项):
A.现代小说
E.名人传记
4、你喜欢读的课外书,一般是哪种体裁?(选2项):
A.小说
5、你去读一本课外书的理由是:
A.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C.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任务
6、如果学校开展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使您明白应该“读什么”、“读多少”、“怎么
读”,您是否会积极地参加这些活动?
A.积极参加
四、教师、家长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情况
请你对下面的问题选择一个答案,并将它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谢谢你的合作!
题号 |
1 |
2 |
3 |
4 |
5 |
答案 |
|
|
|
|
|
1、你母亲的文化程度是:
A.小学
2、你父亲的文化程度是:
A.小学
3、你的父母在家是否有阅读书籍、报纸:
A.从未有
4、你的父母是否经常与你交流读课外书的体会:
A.从未交流
5、老师是否经常向你推荐阅读书目:
A.从未推荐
五、关于阅读方法
请你对下面的问题选择一个答案,并将它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谢谢你的合作!
题号 |
1 |
2 |
3 |
4 |
答案 |
|
|
|
|
1、你知道什么是工具书吗?你会经常使用它吗?
A.知道,并经常使用
C.不太清楚,只使用字典、词典
2、你认为你在阅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怎样解决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B.怎样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书
C.怎样才能很好地将阅读与学习结合
D.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你阅读课外书籍时会写笔记吗?如果没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原因是:
A.没有这种习惯
C.怕麻烦
4、在课外读完一本书后,你会选择与谁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A.自己写读书心得
D.与家长交流
附录二:
部分漂流书推荐表
蔡静雯
|
|
|
初一(8)班图书漂流统计 |
|
|
书名 |
推荐理由 |
翁冰红 |
郭沛霞 |
《幻城》 |
体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能彼此赴汤蹈火的亲感。 |
张念倪 |
《最后头战象》 |
因为沈石溪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费了很多心思,写了大象的种种特质。 |
|
翁冰红 |
《骆驼祥子》 |
因为这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一本书。 |
|
蔡赐赐 |
《朝花夕拾。呐喊》
|
因为是鲁迅的书。 |
|
郑畅 |
《三十六计》 |
因为他是孙武总结出来的。 |
|
周昊 |
《如果还能再见你》, |
全球的11个城市的寻找心里的那个她,让我非常感动为了找她走遍半个地球。 |
|
黄琳钰 |
《八十天环地球》 |
因为是法国的懦列。反而的一本小说。 |
|
|
初一(8)班图书漂流统计 |
||
书名 |
推荐理由 |
||
朱子璇 |
《红楼梦》 |
作者以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社会的不好 |
|
蔡静雯 |
《吃狼奶的羊》 |
是沈石溪的一本小说,书中以优美的语言,把动物们刻画的栩栩如生。 |
|
李镇东 |
《动物世界》 |
讲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有趣动物, |
|
施延毅 |
《格列佛游记》 |
这本书写到了小人国一直到巨人国的故事。 |
|
杨宇腾 |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
这本书是贾平凹写的,这书激励了无数人。 |
|
卓小敏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这本书是主人公海伦。凯勒在聋哑,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能和老师一起学习。 |
|
|
|
初一(8)班图书漂流统计 |
|
|
书名 |
推荐理由 |
余露 |
林琼铃 |
《目送》 |
这本龙应台,文字光剑影,忧伤,别有深意。 |
张宇 |
《孙子兵法》 |
世界上第一部兵法著作,其内容不适用于古代,对今日仍然适用。 |
|
余露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励志,作者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象征,激列和鼓舞了无数的人。 |
|
罗高煌 |
《安妮日记》 |
写了安妮在战争中的希望和生活的琐事。 |
|
张佳瑶 |
|
讲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彩历史。 |
|
朱琦 |
|
成功艰苦奋斗的象征,鼓励了无数人。 |
附录三:
图书漂流卡
——分享
图书主人:
推荐理由:
借阅者姓名 |
借阅时间 |
归还时间 |
读书感言 |
我最喜欢书中的哪位人物,为什么? |
推荐理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漂流书每次借阅时间为两周;借阅期间如出现破损,按破损程度进行修补或赔偿;丢失图书一律照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