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奥斯陆的飓风,让我终于再度拥抱阳光”北欧十二
标签:
旅游生活文化 |
分类: 游记,北欧 |

北欧各国,
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各有千秋,
对外人,尤其是东方游客,
很难说最喜欢什么,对什么最入迷?
但,如果问我什么最让我难忘,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挪威奥斯陆, 蒙克美术馆前的飓风。它们让我变得勇敢,终于再度拥抱阳光”

原来对北欧印象最深刻的是漫长,严寒的冬季,
而北欧夏天的灿烂阳光和超长的日照时间,
将我之前的刻板印象瞬间打破。
都说“美如画”, 但画不都源于现实的吗?
这里,相机手机都可以放进包里,藏进袋里,
北欧夏日的蓝天和阳光,有种别样的,补偿性的美,
享受这份上天的馈赠,用眼就好,用眼最好。
或者,欧洲人懂得这份馈赠,特别珍惜,
这或许也是另外的原因,
为什么欧洲人的伞只是用来避雨。
于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北欧,
即使包里备着伞,也没它什么事。
现在入乡随俗变得自然,
没有了早几年的矫情和纠结[得意]

伞, 躺平了; 遮阳帽随身的。
一下车,面对那么刺眼的阳光,
赶紧将遮阳帽往头上一扣。
可没走几步,没有任何由来的,
突然而来的一阵狂风或者说是飓风,
吹得我衣衫飞舞,整个人也几乎吹倒[抓狂]
“嗖”的一下,帽子瞬间吹跑,
还好系着绳子,不然不知会被吹到哪里!哈哈
如此几个来回,如此折腾几次,
终于,我不得不放弃,不得不,
像当地人一样,素面朝天,拥抱阳光,
享受最自然状态下阳光的美好[呲牙]
完全解开遮阳帽的那一刻,
我解开的不仅仅是遮阳帽,更是我自己,
那一刻,心情也如同阳光般的灿烂了
现代社会,对女性美有各种设定,
有形无形的, 比如:
骨感美,锥子脸,马甲线,
这个纹那个纹, 这个斑那个斑 。。。
对此,我中立不评论,有自己的保留。
但是, 那一刻我抛开了一切设定,
无论是认可的还是有争议的,
我,只想完完全全地迎接,拥抱阳光!
多久没有完完全全拥抱阳光了?
很久,很久,很久了,
久得已经需要回忆,需要手指帮忙算了。
可能最近的二十年,都没有吧。
伞,几乎从不离身, 不怕雨,怕紫外线。
我爱游泳,爱海滩,但怕晒放弃了;
我爱户外,爱旅行,但去到有些地方,
防护得可笑,好像塔利班分子(有的是必须),
以至于拍的照片,自己都不想看,
谁谁谁的,哪哪哪的,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记得一次男同胞忍不住了,说了句,
“别呀,至少拍照的时候露个眼睛,露个脸吧”[偷笑]

从蒙克美术馆出来,
走在仍是阳光灿烂,狂风阵阵的海边。。
峡湾,不远处的奥斯陆歌剧院,桥,和,海滩边恣意享受阳光的人们,
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现在,才确定看到的宝石蓝是大海,不是湖;
现在,才确定挪威人将蒙克美术馆搬到了海边;
现在,才知道最初在心里称其为“妖风”的是海风;
现在,才明白那阵风为什么如此强大 [社会社会]
一定是我孤陋寡闻,闻的见的太少,
能将大海和城市如此无缝衔接,
能将大海如此“城市化”, 艺术化的,
恐怕只有奥斯陆了 。。。
看看海边的那些人们:
有情侣,有朋友,有家人;
有大人有孩子; 有本地人有游客;
坐着的, 躺着的,姿态各异。。
一些孩子和大人,
干脆跳到到海里去了[破涕为笑]
而那一刻,
我也是其中一个。
感受,阳光停留在肌肤上的热度,
感受,阳光对世间万物的恩宠,
感受,那一刻阳光般的心情 。。。
之后的行程中,
虽然有时还会戴遮阳帽,
但完全是另外一种心情了。
不撑伞,不戴遮阳帽,
防晒霜的效力就显现出来了。
如此,生活中应该有不少过度防卫,只为我们的心理安慰吧[偷笑]

喔,奥斯陆,奥斯陆的飓风,
我会一直记得,因为它,
使我终于再度拥抱阳光
后一篇:“再见老师,重回花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