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情人节:除夕夜,唤醒“敲定”

标签:
美食生活情感文化 |
分类: 美食与生活 |

敲定

哈哈哈,有多少人知道上海方言中的”敲定“
有什么引申含义?

我,也差点忘记了,但今年年夜饭上,“敲定
“被重新激活了



年夜饭,年度大戏,最欢乐的一天。亲人欢聚一堂,把酒言欢,辞旧迎新。
祝老的岁岁平安,健康长寿;
祝中的事业发达,财源滚滚;
祝小的健康成长,学业长进,事业有成。
团圆是开心的,最最让父母亲开心的是同时见到孙子和外甥。父母亲的嘴巴合不拢,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线。讲真,有小的在场中的就是陪衬。陪衬就陪衬吧,也应该是陪衬的时候了。

今年母亲特别开心,因为安买的那个海鲜大盆菜

安很简单,觉得每年“老八件”,“老八样”的年夜饭太传统老套了,就想添一个更和自己胃口的菜。不过呢,轮到我说的时候呢,就成了“这个海鲜大盆菜是安安买给外公外婆的”了。哈哈,确实也是哒
午后母亲去楼下取快递,遇上邻居就说开了
“今年外甥给我买了个海鲜大盆菜”
好邻居就是好邻居,非常给面,马上接上一句
“恭喜阿姨好福气!我妈知道了要羡慕煞啦,她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享到外甥的福呢“
没想到安的这个海鲜盆菜让母亲那么开心


开席前,弟打了个招呼,说一会念来了,别问他学习的事情。
“不问不问,过年谁还说读书,还说成绩啊” 哈哈

现在的孩子金贵,看到孩子开心还来不及,谁还会整闹心的事情啊?再说孩子大了,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哥俩,一前一后地来了。
念,变得帅了。屁孩长大了,知道要好看了就一切好办。
席间天伦之乐,其乐融融,无它


念,这个年纪的孩子有点“闷”,相比去年放松很多,看得出弟弟和弟妹已经放下。是的放下,大人放下,孩子才能成长。
念有点闷么,安就成了主角。
吃着喝着,笑着说着,只听弟在问安
“女朋友有了伐”
安,笑着摇头。
弟
“要寻起来啦”
“晓得上海话找女朋友叫什么吗”
安
“谈朋友呀”
弟
“啊哟不错,还有呢”
安,开始有点卡了。
“寻方向”,我接上了
弟,
“还有呢”
啊,还有?我脑子转不过来了

弟
“谈敲定”

停顿一秒钟,大家都一下子恍然大悟地哈哈哈了

弟
“没朋友的时候,叫寻‘方向’,
有了朋友,叫谈朋友,
要进一步了,叫谈‘敲定’”

讲得非常逻辑确实确实,是这样的。不过,这些好像是长辈说的,到我们就是”谈朋友”啦!
哈哈,年夜饭,除了团圆守岁迎新年,还给屁孩们补了一下本地方言。

父母亲年事高了,近几年的年夜饭都是弟主勺。主场在父母家,父母亲的准备工作少不了, 也是不少的。
安,一直怀念外婆的手艺,说外婆烧的菜好吃。今年母亲难得又亲自下厨,做了三个热炒,是因为安吧。
安那么喜欢外婆烧的菜,外婆怎么都要满足一下安的。
绿豆芽炒鳝丝, 虾仁炒蛋,香菇面筋炒什素 。。看着色香味俱全 。。
母亲手势一向大,菜的量很大。我是不行的,只会小搞搞, 量一大就会豁边。
不过安说, 当然私底下地
“鳝丝腥气重”
“鱼不是很新鲜”
“虾仁咸了”
。。。
我,
“嗯嗯,妈妈也感觉到了”
“知道吗,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我们三下两下搞定的事情,他们要搞好长时间的”
“鱼和鳝丝,一定不是当天买的,来不及的,但他们很高兴, 很希望能多做一些”
“年夜饭,吃不是最重要的”
。。。

回家,意犹未尽,年夜饭还在继续。
电话里对母亲说
“今天你们应该对安说,不要方向不方向了,朋友不朋友了”
“明年年夜饭,直接带‘敲定
’来吃年夜饭”

电话两头,同时哈哈哈了
一转身,马上对安说了这番话,没想到引起他一阵怪笑

“真的带‘敲定
’吃年夜饭,一看见那锅汤,本来‘敲定
’额也吹啦”


哈哈哈,又是一阵笑喷
说的是今年的那锅全家福汤,弟放的料实在太太太凶太猛了。
说什么,“小人要吃的呀, 每人两三筷,两三勺就捞完了”
可能一想到家里的两男孩, “动物凶猛”的感觉又上来了,
可家里的两男孩都很斯文, 别看着”长一码大一码“的


转眼,除夕新年都已经过去。
今年的春节有点忙,有点特殊,中间来不及写什么。
就凑个热闹,好像也能和”情人节”
搭点嘎额,

说说上海人讲的“敲定
”吧。

其实,“敲不敲定”并不重要,
但要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有爱的人,也有人爱。
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前一篇:新年花絮-致四舅,小姨和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