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情难却的新年礼物”

标签:
美食生活文化情感 |
分类: 美食与生活 |

远远看到面馆,胖子就啧啧称赞了。
面馆是不错,胖子嘛一定饿了。能这么克制,难为他了。
坐下点单
本来冲着麻酱面去的,最后点了麻酱拌馄饨+牛肉汤
胖子
“馄饨是荠菜肉的,有蔬菜,不是纯碳水”
上心了,没有想吃不能吃的苦恼。
我
“8只还是12只” 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胖子
“12”
我
“那我吃什么呢”
胖子
“辣肉面吧”
一般我点的也是胖子爱的,因为我最多吃一半。最后,我还是把馄饨砍到了8只。
胖子吃得稀里哗啦,不过还顾上问我要不要尝口馄饨,我点头,看到麻酱留下不少。辣肉面很少吃,这碗好吃,我虽得欢,但还是留了一半给胖子。
“辣肉面不错,辣度合适” 胖子呼呼地嗦着面。我在一旁,又在他碗里挑了些出来。
够狠的吧,是狠的,不狠不成啊。
此刻,坐在里面没有北风呼呼,只见外面一片金黄。除夕的大街上少有行人,安静整洁的街头,梧桐未全秃,叶虽稀疏但还挂枝头,阳光下金灿灿的。还是秋天吗,有多少人在享受这别样的除夕金黄?没有转头,但感到胖子也在看着窗外。难得他吃完饭能静静地坐上一会,定是被冬日的温柔迷住了。。

那天护士查房测血糖,奶奶又不愿意。
我故技重施哄她,拖来胖子说“儿子一起测,不痛哒“
母子连心吗?胖子的数据和奶奶的一样!
虽然我不意外,但倒吸一口冷气。怕有差错,让自己也挨一刺,结果我当然是红线以内的。
马上,护士给奶奶上手段了。

这个数值,我“期待”很久了吗?胖子太自我,别说我,爷爷奶奶也拿他没则。有多久了?数据都不愿刷新。我厉害,着急但不焦虑,就等着,也只能等;等那么一天,有机会让我们看到数据,让数据说话,奶奶让其成为可能。希望数据在红线里,但真跨出了红线,只要可逆就是幸运的,就怕超出了还不知道。
胖子这下慌了,是人都会慌的,尤其是那么自信的一个。不对他说要如何如何的,还好这还不算特别高级别的急症,胖子也扛打,其实他什么都知道。
我,
“这数据好像一枚炸弹,知道早晚会有那么一天,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某种程度上我们很幸运,我接住了炸弹,在我还接得住,在它没爆炸的时候”
“如果再晚几年,没等我们知道怎么回事,炸弹就已爆炸了”
我没说“那时你也和炸弹一起同归于尽了”
这枚炸弹看似温柔,无声无息,毫无知觉,但日复一日积累着能量,相当可怕
。其杀伤力不亚于老K。老K,癌症代号,爷爷起的。

胖子再过头,但还是理性的,人都是要命的。
网上一通搜索,一通联系。我不劝不逼,给他时间思考下一步做什么。第一步,就是饮食控制,这对男性,又是爱吃的无疑是个挑战。于是就有了面条改馄饨,馄饨从12只砍到8只,再虎口里拔牙挑些面出来的那幕。
幸亏我吃得少,对吃的没什么欲望,不然看我吃得欢吃得爽,他只能看的话,无疑是一种虐待呢。

默默看一会除夕的大街,我们又开动了。
没走淮海路,在南昌路上。听说食物对人的脾性会有影响,或许吧。胖子一两天里好像就有变化了,慢了一些,平和了些许。或许,在重新思考人生。思考人生?哈,当然!别以为思考人生是年轻人的事,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思考人生哒
。
远远看到排队的长龙,就知道光明邨到了。感谢老同学想得周到,一起订了年底大礼包。零度,阳光灿烂的除夕,我们来光明邨提货啦!
爱光明邨,最大的理由是它的强大磁场,无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没有淡季,每次来每次总看得到排队的长龙。幸亏,领大礼包不用排队。大礼包,出乎我的预料,实实足足,太实诚了,难怪光明邨生意一直那么好。
都买熟食去了,难得买鲜肉月饼不排队。
胖子很开心,“鲜肉月饼我可以吃伐?不甜的”
我断然摇头。虽然有点可怜,但胖子还是自觉的。买了两只,眼睁睁看着我吃完一只,又把另外一只放进了大礼包,没敢咽口水。
又加了两盒双档,拿着大礼包,心满意足把家还。
那时很开心,还来不及想这大礼包已经和胖子没半毛钱关系了。本帮菜系浓油赤酱,甜度高啊

胖子已有实际的改变,同意不开车,走路也是在运动。
走走么,总要歇歇的,不能让胖子把一年的路都走完,走趴下了。在购物中心一楼的咖啡屋,沿街坐下,喝个拿铁,看看街景,休息一下。
外面有点冷的,里面暖暖的;手还没有热起来,捂捂杯子,刚刚好;喝一口,瞬间浑身都热了。两人,一个大杯就可了。我永远意思意思,胖子茶喝得多,浪费可不好。
早些年爱清静,少去人多的地方。现在喜欢有人又不会太多,彼此有距离,但又被包围的感觉
。喜欢低低的,如蜜蜂飞时发出的嗡嗡嗡的人声,不觉得吵,还很好听。
现在喜欢的,是安全感吗?

该回家准备年夜饭了。还用准备吗?什么都有了,连新年礼物也提前揭晓了,就是那枚数据炸弹,实在是盛情难却啊!
数据,终于在没有太晚的时候揭晓,没有造成后果,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但炸弹的威胁性还在,接住了,尚需解除爆炸危险。
新年伊始,还来不及说“新年快乐”,就已经知道仍需努力啦!
但还是不能忘了向各位亲朋好友拜年,对大家对自己说一声“新年快乐”

后一篇:新年花絮-致四舅,小姨和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