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以外的温柔-生日面”

标签:
情感生活美食文化 |
分类: 美食与生活 |

和母亲日常通话
母,这次,什么时候回家
我,老时间吧
母,你快生日了。妈妈真是老了,这两年把你的生日都忘了
我,顿了顿,没想到母亲提到这个话题。确实,但这没关系的。父母亲年迈了,过得糊涂快乐才好。
我,
“妈妈,不用放心上,又不是大生日,平常就好”
知道,母亲要么不提,说了就一定上心的。想了想
我,
“天冷不用刻意,回家吃碗妈妈煮的生日面吧”
于是,就有了这碗全世界最好吃的生日面。面,量好大。母亲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让我多吃一点的机会。
面:面细汤清,别看汤清,但很浓郁,非常鲜,是熬了几小时的骨头汤。
浇头:绿豆芽鳝丝,韭黄炒蛋,菜心,荷包蛋。
母亲的手艺,从小的爱。尤其是鳝丝,吃惯了母亲不放酱油的,饭店里浓油赤酱的几乎不碰。还有,本地人特别爱吗?我们也叫它“荷包蛋汤”,当然也是生日面的标配。不晓得母亲买的什么神仙大鸡蛋,蛋黄又大又结实。我努力吃了小半,就到父亲碗里去了


场景吗,总是老温馨的。进门,就听到母亲的声音
对我, 开心又温柔:
”女儿来啦,妈妈都准备好了,骨头汤炖了好久”
“你,不要再看手机了,快拿筷子拿碗, 让女儿菜先吃起来”

父母亲,
“生日快乐生日快乐,长命百岁!
百岁不够,一百二十,一百二十岁”
“开心开心, 一个人过生日,全家过生日啦。你爸爸就想你们来。一是热闹,二是有好吃的啦”
我,
“谢谢爸爸妈妈”
妈妈,
“对对要谢爸爸的,鳝丝是妈妈炒的,绿豆芽,韭黄,青菜是爸爸洗的切的”
我,
“妈妈烧的生日面最好吃,我们才不到外面去,哪有妈妈烧的好吃,还让人家赚钱”
母亲,开心啦
“喜欢就好。那样,妈妈烧起来更有动力”

开心的时候,人容易感慨;开心的时候,人容易开怀。
母亲提起了那个话题,我也不回避,直接或者说再一次告知了她我的想法和建议。生活不易,哪有什么完美,事情发生了,如果没有给我们再选择再决定的机会,那就面对,就顺着来吧。事情,不能等需要的时候再说再决定,要早计划早安排,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中间虽然有些小激动,但一切都好,至少我这么认为。我以自己的方式引导母亲,怎么样以现在的思维或者以现在的价值观来看这些事情。
老早如何如何的,但老早不会重来,要面对现实。人要换位,不能再以自己的喜恶来行事,这样最后只会觉得很挫败。没什么大不了,全世界一半的人都这么干,没毛病。重要的是,接下来要想好怎么做。

回到生日
母亲说对生日,她想了很久。蛋糕么,我们都会准备;礼物嘛,她也买不好;出去吃饭,我们一定也安排了。。
母亲娓娓道来,我在一旁认真倾听,直到
”我订了寿桃和定胜糕“
我,差点没跳起来,我们七老八十啦
但,忍住了。

母亲还在继续:
“大富贵方便,可是他们说来不及。这服务意识也太差了,现在竞争厉害,我们订的份数不多,且还提前两三天了。最后,在日月光的虹口糕团订好了”
我,还能说什么呢?
“妈妈,那也太多了”
母亲,
“不多的,女婿喜欢吃的”
确实,胖子小时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沿袭了二老的一些喜好,其中之一就是爱糕团类点心。
本想着我去拿了就好,一看母亲在换衣服,还好get到了。天气好,午饭吃得又饱又开心,这会母亲想和女儿一起阳光
下散个步呢。那天我脑子反应还算快,没有迟钝。

让母亲挽着我的手,边走边继续家常。我说了什么忘了,大概就顺着母亲吧,直到:
“这些女婿最喜欢了,可你爸爸还说我,真是拎不清”
我,
“爸爸说什么了”
母亲,
“他说寿桃寿糕是小辈买给长辈的,哪有长辈买给小辈的”
我一听,
“还说爸爸拎不清,他说的极是”
母亲一听,朝我看看,有点小急的样子:
“我不管,这是我的心意,女婿一定喜欢的”
我,
“对对对,妈妈买的寿桃寿糕,谁敢说不好”
红红火火的大礼盒,看着非常大气喜人。
一对:一只定胜糕,两只寿桃;用料扎实,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那么多,拎了拎,感觉手要残了

我,
“妈妈,太多了,分一些爸爸妈妈吧”
母亲,
“不要不要不要,这个吃起来很快的。就是要给,也要拿回去以后再给”
好吧,这就是母亲的心意,老法的规矩和想法。
什么规矩不规矩,想法不想法的,母亲说的就是规矩,就要照做!
最后我总算想明白了,再和母亲理论,我就是最拎不清的人了

好像有时安和我理论一样,搞得我很恼火
,最后扔下一句

“
别再啰啰嗦嗦了好伐,行就行不行拉倒,有钱我不会自己用啊。你情商高一些,看看说话对象,我不是你的女同学,是你妈,别拎不清,惹你妈不痛快“
哈,炸弹不是一直握在手里的,时不时要发挥威力,让它轰炸一下


比起安,我做女儿的工龄当然要长多了,所以在母亲发急之前,即使叫停了“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父母亲都已经想得那么周到了,我要做的,就是让”一人生日,全家生日“的快乐,进行到底

吃一碗母亲煮的生日面,是幸福的;母亲煮的生日面,全世界第一好吃,不接受反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