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行之:伞下,吃瓜快乐,维也纳的街头”27
标签:
旅游生活文化 |
分类: 游记,东欧三国 |
序不看不知道,一看,写了许多欧洲行的短篇了。
随着相册里的照片被重新整理,被记录,当剩下的照片越来越少,记录起来反而难了, 也慢了 。。
留下的,更多的是瞬间,是碎片,
需要花时间去串起来;
而随着未整理的相片越来越少,
突然觉得那段时光,真要被我写过去了,
明明是为了记录, 怎么又觉得是要和它告别了呢?
人,更或者是我, 真是奇怪复杂的动物, 不是吗?
不过,慢归慢,还是在继续,
希望八月底前写完,也可能会延后一些 。
这篇,是几个主题的交集。
爱人文,旅途中遇到不少,
照片很多,汇集一下。
伞下的世界
欧洲的天气,阴晴不定,遇雨撑伞的时候不少。
不少时候雨来得突然,
而一个家庭一般就一把伞。
于是,雨来的时候,
原本松松散散的队伍,
原来各自行走的我们,
很自然地都躲到了自己的那把伞下 。
挨得紧紧地,不离不弃的样子,
男人更会将女人孩子拽得更紧一些。
突然之间,在我眼里,
一把小伞,就成了一个家庭;
一把小伞,就是一个小世界,
虽说都是文明开放的时代,
但历史人文不同,民族间的差异还是蛮大的,
比如,相对西方人,亚洲人比较含蓄。
不说年轻人,不说我们的长辈,
就说中年人吧,恋爱时是手牵手的,
结婚有了孩子之后,慢慢地,
不知是在孩子面前不好意思,
还是爱情变成了亲情,
也或者,现在的女的太厉害,
男的觉得驾驭不了,怕不被待见,
总之,就是牵手的时候少了。。
而此刻,我感觉到了少有的,
中年人的和谐与温情。。
女人们个个小鸟依人起来,
男人们个个威武有力量,
时时呵护着自己的女人
一位哥哥,
那种英雄救美般的英勇,
尤为突出,尤为可爱,
好像当年的模样。
当年模样?我当然不知道,
但我很确信。
这样才好嘛,
伞下的世界真美好,
伞下的世界充满了爱!
在欧洲,遇到很多次雨,
伞下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
好像都重新恋爱了,还恋爱了好多次,
又一次找到真爱,
再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真爱!真好!
从此以后,期盼下雨吗
?
?
吃瓜快乐
虽说领队之后一直有意无意地剧透,说现在看到的都很一般,
但,我喜欢普通的日常,这些宁静朴素的小镇很暖人。
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的优点就是看不到商业氛围,
于是一般的文字都是当地语言,我不需要去搞懂,
因为,没门!没门,就是不需要,哈!
这里,应该是社区中心小广场,在搞什么活动。
什么活动?我当然不知道!很多人,大人孩子,
还有唧唧歪歪的小毛孩子,也来嘎闹猛啦!
也太可爱了,其中一个一屁股坐地上,
用手撑着小屁股在地上移动,引来一阵欢笑,
有人关注,这下,毛孩子更起劲了!
广场中央搭建了舞台,有很大的屏幕,
滚动播放着什么。。。
旁边有不少小吃铺子,生意很好!
人们或聊天,或吃东西,或哈哈大笑!
或许,这场活动最后还有抽奖吧。
看看,我这可笑又有限的想象力!
虽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人们在干嘛,
不想知道,是我不想知道人家的“隐私”。
隐私?当然不会,但就是那个意思!
人家的事情,我一个路人不要知道更不要打听!
最为路人,我在一旁吃瓜就好!
吃瓜?刚刚还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可怜,
现在一下子又得意了

觉得吃瓜二字用得好!
对,我就是个吃瓜的,
就是个快乐的吃瓜过路人!

刚到一个地方,懒人的操作是,
先找观光巴士,没看到观光巴士的,
散步到中心街头,看来往车辆和人们 。
走在街头,
有一两次听到骑车而过的人,
对我说着什么。。
后来明白了,是我走在自行车道上了。
赶紧重新审视了一下,赶紧纠正。
维也纳的街道看着很宽,
细看布局,车道,骑车道,人行道的占比,
好像几乎一样,至少占比不悬殊。
人行道,太宽敞了,人是老大。
自行车道,也不窄,
同向的,还分往返两个车道!
如此,人行道骑车道,
好像不会比车道窄[机智]
很不一样的道路布局。。
我,走走停停,坐在街头有一个小时吧 。
先是迷上了公共巴士(之后就有了巴士奇遇),
然后,迷上了来来往往,充满活力的人们。
还看明白了维也纳的道路布局。
人们,男男女女,
骑车的很多,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款式,
阳光下色彩鲜艳,活力四射

有瞬间的恍惚,好像在纽约街头,
当然,这不是纽约,
纽约的能量,少有其它城市能比。
扑面而来的,除了活力和激情,
还有空气中高浓度的荷尔蒙。
那是青春,那是阳光,那是生命力,
纽约,更属于年轻人,
属于有斗志,有野心,有魄力的年轻人

维也纳的街头,也充满了活力,
除了活力,还有温柔,还有浪漫
,
,还有,像心脏跳动一样的节奏
,
,那是音乐的韵律,
渗透于维也纳每个角落,
渗透于每个维也纳人的细胞中 。。
我听到了,感觉到了。。
维也纳,世界的音乐之都


加载中…